葎

拼音:   注音: ㄌㄩˋ

部首: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9   簡體總筆畫:12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9   繁體總筆畫:15

五筆86: ATVH   五筆98:ATVG   倉頡:THOQ   鄭碼:EOXB  

筆順編號:122332511112   四角號碼: 44257   UNICODE: 844E



基本字義

  ㄌㄩˋ
  1. 一種蔓生草,莖上布滿短刺,可入藥。

方言集匯

  • 粵語:leot6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lut8[客英字典]lut8[海陸豐腔]lut8[客語拼音字匯]lid6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葎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9
  • 《唐韻》呂切,音律,蔓艸。《玉篇》似葛有刺。《本草》葎草莖有細刺,善勒人膚,故名勒草。訛爲葎草。

說文解字

  • 《卷一》《艸部》 ·葎
  • 艸也。從艸律聲。呂戌切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jQ1NA==.htm


葎的造詞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