蓂
拼音: míng 注音: ㄇㄧㄥˊ
部首: 艸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13
簡體部首:艸 簡體部外筆畫: 10 簡體總筆畫:13
繁體部首:艸 繁體部外筆畫: 10 繁體總筆畫: 16
五筆86/98:APJU 倉頡:TBAC 鄭碼: EWSO 電碼: 5551
筆順編號:1224525114134 四角號碼: 44800 UNICODE: 84C2
基本字義
míng ㄇㄧㄥˊ
- 〔~莢〕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亦稱“歷莢”。
方言集匯
- 粵語:ming4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men2[梅縣腔]men2[海陸豐腔]men2[客英字典]men2
詳細解釋
- ——見“菥蓂”( xīmì)
- 另見 míng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蓂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 《唐韻》莫經切,音冥。蓂莢,瑞草。堯時生于庭。《玉篇》曆得其分度則蓂莢生于階,月一日一莢生,十六日一莢落。 又思蓂子,藥名。《炮炙論》思蓂子,味苦,煎之有涎。 又《廣韻》《正韻》莫狄切,音覓。《爾雅·釋草》菥蓂,大薺。《張衡·南都賦》菥蓂竽瓜。
說文解字
- 《卷一》《艸部》 ·蓂
- 析蓂,大薺也。從艸冥聲。莫歴切
English
lucky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