蒩
拼音: zū jù 注音:ㄗㄨ ㄐㄩˋ
部首: 艸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 13
簡體部首:艸 簡體部外筆畫:10 簡體總筆畫:13
繁體部首:艸 繁體部外筆畫: 10 繁體總筆畫:16
五筆86/98: ATEG 倉頡:THDM 鄭碼: EMLC
筆順編號:1223123425111 四角號碼: 44912 UNICODE: 84A9
基本字義
zū ㄗㄨˉ
- 草席:“大祭祀,羞牛牲,共茅~。”
- 蕺菜。
方言集匯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蒩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 《唐韻》則吾切《正韻》宗蘇切,音租。《周禮·地官·鄕師》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註》鄭大夫謂祭前籍也。詳苴字註。 又草名。《後漢·馬融傳》茈箕蕓蒩。《註》《廣雅》云:蕺,蒩也,其根似茅根,可食。 又《左思·蜀都賦》樊以蒩圃。《註》蒩亦名土茄,葉覆地而生,亦可食,人饑則以繼糧。 又《集韻》子余切,音沮。《廣韻》則古切,音祖。義同。 又《字彙補》子侯切,音緅。《周禮·春官·司巫》蒩館,劉昌宗讀鄒。 又《集韻》音義與藉同。
說文解字
- 《卷一》《艸部》 ·蒩
- 茅藉也。從艸租聲。《禮》曰:“封諸侯以土,蒩以白茅。”子余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