蔋
拼音: dí 注音: ㄉㄧˊ
部首:艸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簡體部首:艸 簡體部外筆畫: 11 簡體總筆畫:14
繁體部首:艸 繁體部外筆畫: 11 繁體總筆畫:17
五筆86/98:AIHC 倉頡: TEYE 鄭碼:EVKX 電碼: 9115
筆順編號:12244121123454 四角號碼: 44147 UNICODE: 850B
基本字義
dí ㄉㄧˊ
- 〔~~〕光禿無草木的樣子,如“旱既大甚,~~四川。”亦作“滌滌”。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英字典]tit7[海陸豐腔]tit8ziau1[梅縣腔]tit7[臺灣四縣腔]tit8ziau1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蔋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 《唐韻》徒歷切,音廸。《玉篇》卽滌字,旱氣也。《詩·大雅》旱旣太甚,蔋蔋山川。 又《集韻》茲消切,音焦。旱山無草曰蔋。 又式竹切,音叔。徒沃切,音毒。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