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拼音: yīng   yìng   注音: ㄧㄥ ㄧㄥˋ

部首: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7

五筆86:YID   五筆98: OIGD   倉頡: IFM   鄭碼: TGVA   電碼: 2019

筆順編號: 4134431   四角號碼: 00219   UNICODE:5E94



基本字義

(應)

yīng  ㄧㄥˉ
  1. 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當。~該。~分(fèn )。~有盡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皆平定”。
  4. 姓。

英漢互譯

answer   echo   ought to   should   promise   respond   grant   deal with   suit  

方言集匯

  • 粵語:jing1jing3
  • 潮州話:êng1(eng)êng3(èng)

詳細解釋

應 yīng〈動〉

  1. 應當,應該 [should]
    1. 應,當也。——《說文》
    2. 應,當也。——《爾雅》
    3. 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詩·周頌·賚》
    4.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 應是良晨好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6. 凡所應有。——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7. 應得之資。
    8. 不應重罰。——清· 方苞《獄中雜記》
    9. 法應立決。
  2. 又如:應然(應該如此);應伯爵(白吃白喝。“應白嚼”之諧音);應合(應當;該當);應是(應當是)
  3. 答應,允許 [promiseor agree(to do sth.)]
    1. 桓侯不應。——《韓非子·喻老》
  4. 又如:應候(應承);應諾(答應;應承);應許(答應;允許);應準(答應;說定);應允(答應,允許);提出的條件他都應了;是我應下來的任務
  5. 認為是;是 [think;hold;be]。如:應真(方是真話);應緣(大概是)

詞性變化

應 yīng〈名〉

  1. 所有;全部 [all]
    1. 應退出地皆撥還本主;應水占地皆以官地對還。——宋· 蘇轍《再論京西水柜狀》
  2. 又如:應干(一切有關的)
  3. 古國名 [Ying state],故址在今河南省魯山縣東
  4. 姓。如:應阮(漢末建安時文人應玚、阮瑀的并稱);應叟(三國魏的應璩);應陳(應玚和陳琳的并稱)
  5. 另見 yìng

《康熙字典》

  • 《卯集上》《心字部》 ·應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從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 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又葉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說文解字

  • 《卷十》《心部》 ·應
  • 當也。從心聲。於陵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當也。當、田相值也。引伸爲凡相對之偁。凡言語應對之字卽用此。大徐言部增譍字。非也。諾下、讎下、唉下、對下譍字皆當改正。從心。聲。於陵切。六部。

English

should, ought to, must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zQ5Mw==.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