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
拼音:tǎng nú 注音: ㄊㄤˇ ㄋㄨˊ
部首: 巾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8
五筆86/98: VCMH 倉頡:VELB 鄭碼:ZMXL 電碼: 1583
筆順編號: 53154252 四角號碼: 47227 UNICODE:5E11
基本字義
tǎng ㄊㄤˇ
- 古代指收藏錢財的府庫或錢財:~藏(zàng )(指國庫)。府~(府庫里的錢財)。重(zhòng )~(大量的錢財)。
方言集匯
- 粵語:nou4tong2
- 客家話:[海陸豐腔]tong2nu2[客英字典]nu2tong3[臺灣四縣腔]tong2nu2[梅縣腔]nu2[寶安腔]tong3tong2lu2[客語拼音字匯]tong3
詳細解釋
〈名〉
- 古時收藏錢財的府庫 [state treasury]
- 帑,金幣所藏也。從巾,奴聲。——《說文》
- 庫藏曰帑。——《通俗文》
- 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積。——《后漢書》
- 又如:帑實(府庫中的財物);帑廩(國庫與糧倉);帑廥(國家儲藏金幣和糧食的府庫);帑藏(國庫);帑儲(府庫儲積);帑簿(國庫登記財物的帳簿);帑銀(國庫中的銀子)
- 指國家庫藏的金帛 [funds in the state treasury]
- 虛費府帑。——《漢書·匈奴傳》
- 又如:國帑(國家的公款);帑金(錢幣。多指國庫所藏)
- 裹金帛的囊 [golden bag]
- 行帑無寸金,衛兵不宿飽。——《舊唐書》
詞性變化
〈動〉
- 藏匿 [hide]
- 帑金帛舍。——《晉書音義》
- 又如:帑屋(帑舍。貯藏金銀的庫房);帑帛(庫藏的絲織品)
《康熙字典》
- 《寅集中》《巾字部》 ·帑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 《唐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音奴。與孥通。《詩·小雅》樂爾妻帑。《傳》帑,子也。《左傳·文十三年》秦人歸其帑。《註》帑,妻子也。 又鳥尾曰帑。《左傳·襄二十八年》以害鳥帑。《註》鳥尾曰帑。《疏》帑,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帑,於鳥則鳥尾曰帑。妻子爲人之後,鳥尾爲鳥之後,故俱以帑爲言。 又《廣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音曭。《說文》金幣所藏也。《玉篇》金布所藏之府。《前漢·匈奴傳》以爲虛費府帑。《後漢·鄭弘傳》人食不足,而帑藏金幣。*考證:〔《左傳·文十三年》秦人送其帑。〕 謹照原文送改歸。
說文解字
- 《卷七》《巾部》 ·帑
- 金幣所藏也。從巾奴聲。乃都切
English
a treasury; public f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