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後)
hòu ㄏㄡˋ
- 上古稱君主:商之先~(先王)。
- 帝王的妻子:皇~。太~。
- 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前相對:~窗戶。~面。~學。~綴。~進。
- 時間較晚,與先相對:日~。~福。~期。
- 指次序,與前相對:~排。~十名。
- 子孫:~輩。~嗣。~裔。~昆。無~(沒有子孫)。
- 姓。
英漢互譯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方言集匯
- 粵語:hau6
- 客家話:[梅縣腔]heu5[海陸豐腔]heu6[客語拼音字匯]heu4[臺灣四縣腔]heu5[客英字典]heu5[寶安腔]hiu3[沙頭角腔]heu5[東莞腔]heu3[陸豐腔]heu6
- 潮州話:hou6(hu)ao6(u)
詳細解釋
〈名〉
- (會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后也。按從坐人,從口,與君同意。本義:君主,帝王)
- 同本義 [sovereign]
- 后,繼君體也。——《說文》
- 班瑞于群后。——《書·舜典》
- 允王維后。——《詩·周頌·時邁》
- 后王命冢宰。——《禮記·內則》
- 昔我先世后稷。——《國語·周語》
- 皇皇后帝。——《左傳·文公二年》
- 夏后 皋之墓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窮國的國君);后辟(君主;帝王)
- 帝王的妻子 [empress;queen]
- 天子之妃曰后。——《禮記·曲禮》
-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獨斷下》
- 又如:后族(皇后的親族);后黨(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親族或與皇后、太后利害關系一致的人所結成的政治集團)
- 古代指列國諸侯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 肆覲東后。——《書·舜典》。鄭玄注:“東后,東方之諸侯也。”
- 古代對長官、郡守或將領的尊稱 [high official]
- 赫赫明后,柔嘉維則。——漢· 李翕《西狹頌》
- 豈知吾后意,憂此毗陵最。—— 前蜀· 貫休《上孫使君》詩
- 指后土。對大地的尊稱 [the earth]
- 王大封,則先告后土。——《周禮·大宗伯》
- 又如:后皇(后土與皇天);后緡(地神)
- 姓。如:后緡(夏少康的母親)
詞性變化
後 hòu〈動〉
- (會意。金文,從“彳”( chì),表示與走路有關,從“幺”( yāo,小),從“攵”( suī),是“足”的反寫,有“行路遲緩”的意思)。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遲,后可知矣。”本義:遲到,走在后
- 同本義 [be(or come,arrive)late]
- 後,遲也。——《說文》
- 非敢後也,馬不進也。——《論語·雍也》
- 子路從而後。——《論語·微子》
- 兄弟之後生者。——《儀禮·有司後》
- 臣聞命後。——《左傳·定公八年》。注:“晚也。”
- 收氣乃後。——《素問·五常政大論》。注:“後,不及時也。”
- 知古則可知後。——《呂氏春秋·長見》。注:“來也。”
- 又如:隨后就來;落后;殿后(行軍走在最后)
- 承繼 [inherit]
- 陷隊之士知疾斗,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后。——《商君書》
後 hòu〈名〉
- 后代,子孫 [male offspring]
- 式救爾後。——《詩·大雅·瞻卬》
- 為人後者為之子也。——《禮記·雜記》
- 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代秦。——《史記·項羽本紀》
- 求太監后。——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 又如:無后;絕后;后葉(后代);后胤(子孫,后裔);后戒(后人的鑒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絕(沒有后代)
- 后世 [posterity]。如:后鏡(后世的借鏡);后后烈(流傳后世的業績);后葉(后世);后報(來世受報應)
- 次序在后 [later]
- 子路從而后。——《論語·微子》
- 后歲余。——《聊齋志異·促織》
- 從諸君子之后。——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傳》
- 指肛門 [anus]。如:后庭(肛門);后竅(肛門)
後 hòu〈形〉
- 時間較遲或較晚。與“先”相對 [later;after]
- 君還而后退。——《儀禮·聘禮》
- 然后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墨子·尚賢上》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禮記·大學》
- 以五戒先後刑罰。——《周禮·士師》
- 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荀子·大略》
- 后遂無問津者。——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 后遂不復至。——明· 魏禧《大鐵椎傳》
- 花朝節后。——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 其后為之者較少。——蔡元培《圖畫》
- 又如:后時(后來;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兒(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 后面,位置在后 [behind;back]
- 事成而後。——《禮記·樂記》。注:“謂位在下也。”
- 以後路與冕服。——《禮記·雜記》
-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 后狼止。——《聊齋志異·狼三則》
- 恐前后受其敵。
- 轉視積薪后。
- 以攻其后。
-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應(居后作接應 的部隊);后廷(后宮);后戶(后門);后言(背后的議論);后閣(在后面 的殿閣);先斬后奏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后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3
- 《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音後。《說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后也。《書·仲虺之誥》徯我后。《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禮·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故稱后。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疏》后,後也。言其後于天子,亦以廣後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又諸侯亦稱后。《書·舜典》班瑞于羣后。 又古者君稱臣亦曰后。《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疏》國語云:稷爲天官,單名爲稷,尊而君之,稱爲后稷。又《畢命》三后協心。《註》謂周公君畢公也。 又《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傳》后土,社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註》土爲羣物主,故稱后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后處字子里。《前漢·儒林傳》后倉字近君。 又與後通。《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后對。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音。義同。 又葉後五切,音戸。《蔡邕·胡黃二公頌》允茲漢室,誕育二后。曰胡曰黃,方軌齊武。《陸雲·漢高盛德頌》咸陽克殄,旣係秦后。峩峩阿房,乃淸帝宇。○按詩本音云:《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后後俱音戸,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后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爲葉音矣。
說文解字
- 《卷九》《后部》 ·后
- 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后也。凡后之屬皆從后。胡口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繼體君也。釋詁、毛傳皆曰。后、君也。許知爲繼體君者、后之言後也。開刱之君在先。繼體之君在後也。析言之如是。渾言之則不別矣。易象下傳曰。后以施命誥四方。虞云。后、繼體之君也。此許說也。葢同用孟易。經傳多假后爲後。大射注引孝經說曰。后者、後也。此謂后卽後之假借。象人之形。謂上體也。葢入字橫寫。不曰從入、而曰象人形者。以非立人也。下文卮解亦曰象人。從口。胡口切。四部。易曰。后施令告四方。此用遘象傳說從口之意。傳曰。天下有風、遘。后以施命誥四方。鄭作詰。許作告。按此條各本作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后也。淺人所竄。不成文理。上體旣象人。又何得云從余制切之廠、且從一乎。今以下卮字解文法更定。則宜有易曰審矣。凡后之屬皆從后。
English
queen, empress, sovere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