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

部首: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7

五筆86/98:KAHT   倉頡: RMVH   鄭碼:JHI   電碼: 0711

筆順編號:2511523   四角號碼:61040   UNICODE: 5440



基本字義

 ㄧㄚˉ
  1. 嘆詞,表示驚疑:~!你流血了。
  2. 象聲詞,形容摩擦轉動的聲音:兩扇大門~的一聲打開了。

英漢互譯

oh   ah  

方言集匯

  • 粵語:aa1aa3aa6
  • 客家話:[梅縣腔]nga1ua1[寶安腔]ja1nga1[客英字典]nga2[臺灣四縣腔]nga1nga2[海陸豐腔]nga1nga2[客語拼音字匯]a1a3nga3[陸豐腔]a1
  • 潮州話:ia1,ia7

詳細解釋

<嘆>(形聲。從口,牙聲。本義:張口的樣子)表示驚異 [oh]。如:呀,下雪了


詞性變化

<象>

  1. 吱吱嘎嘎的聲音 [creak]。如:門呀的一聲響了
  2. 另見 ya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呀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4
  • 《唐韻》許加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加切,音岈。《說文》張口貌。《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 又谽呀,谷空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谽呀豁閜。《註》谷之形容也。呀,呼加反。 又《玉篇》大空貌。《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 又《廣韻》五加切《正韻》牛加切,音牙。《廣韻》吧呀。《韓愈·月蝕詩》牙角何呀呀。○按《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或攺作齖齖,因避重韻也,不知《唐韻》九麻中呀字兩見,音義各別,《韓詩》非重韻。《集韻》《類篇》刪五加切一音,非。 又葉虎何切,音呵。《韓愈·東方朔雜事詩》王母聞以笑,衞官助呀呀。不知萬萬人,生身埋泥沙。沙葉音娑。

說文解字

  • 《卷二》《口部》 ·呀
  • 張口皃。從口牙聲。許加切

文十  新附


English

particle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 or mild emphasis; (Cant.) slurred form of the number ten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zgyMw==.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