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yǎo ㄧㄠˇ
- 上下牙對住,壓碎或夾住東西:~嚙。~噬。~緊牙關。
- 鉗子等夾住或螺絲齒輪等卡住:~合。~住扣。
- 喻話說定了不再改變,亦指受責難或審訊時拉扯不相關的人:一口~定。亂~好人。
- 狗叫:雞叫狗~。
- 正確地讀字音,亦指過分地計較字句的意義:~字兒。~文嚼字(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諷刺死摳字眼兒而不領會精神實質)。
- 追趕進逼:雙方比分~得很緊。
英漢互譯
bite bite at bitten begnaw gnaw gnaw at gnaw into gnawing snap at
方言集匯
- 粵語:ngaau5
- 客家話:[沙頭角腔]ngau1[海陸豐腔]ngau1gau1[梅縣腔]gau1ngau1[陸豐腔]ngau1[客英字典]ngau1[寶安腔]ngau1[客語拼音字匯]ngau1[臺灣四縣腔]ngau1gau1[東莞腔]ngau1
詳細解釋
齩 yǎo〈動〉
- (形聲。從口,交聲。《說文》本從“齒”。本義:用牙齒把東西夾住或切斷弄碎)
- 同本義 [snap at;bite]
- 易子而咬。——《漢書·食貨志》引漢· 賈誼《論積貯疏》
- 又如:咬姜呷醋(節約飲食用度);咬牙關(形容痛恨、憤怒或發狠心);咬瓦(比喻乏味);咬定牙根(亦作“咬定牙關”。形容下定決心,堅忍不拔);咬釘嚼鐵(形容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 吐字發音 [articulate;pronounce]。如:咬舌子(說話吐字含混不清的人);咬耳朵(附耳密語);咬字不準;咬吐(咬字吐音,發音);咬音咂字(形容說話一字一板,鄭重其事);咬嚼吞吐(指演員的發音吐字,念白說唱)
- 比喻攀扯或誣陷他人 [incriminate sb. innocent when blamed or interrogated]。如:亂咬好人;反咬一口
- 螺絲等互相卡住 [bite;grip]。如:這個舊螺母咬不住扣兒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咬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6
- 《廣韻》古爻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玉篇》鳥聲也。《嵆康·贈秀才入軍詩》咬咬黃鳥。《集韻》通作膠。 又《廣韻》《集韻》《正韻》於交切《韻會》幺交切,音。《廣韻》淫聲。《集韻》哇咬,淫聲。 又《莊子·齊物論》宎者咬者。《註》咬,哀切聲。 又《集韻》吉巧切,音狡。聲也。又五巧切,音骲。與齩同,齧骨也。或作齧。 又許介切,音譮。風聲。
English
bite, gn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