噆

拼音: zǎn   注音:ㄗㄢˇ

部首:   部外筆畫: 12   總筆畫:15

五筆86/98:KAQJ   倉頡: RMUA   鄭碼: JHRK  

筆順編號: 251153515352511   四角號碼:61061   UNICODE: 5646



基本字義

zǎn   ㄗㄢˇ
  1. 叮咬:“蚊虻~膚,則通昔不寐矣。”
  2. 口銜:“食薦梅,~味含甘。”

方言集匯

  • 粵語:caam2cam2zam2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cam3zap7[梅縣腔]cam3[海陸豐腔]cam3zap7[客英字典]cam3zap7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噆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2
  • 《唐韻》《集韻》七感切,音慘。《說文》嗛也。《玉篇》銜也。《莊子·天運篇》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淮南子·覽冥訓》噆味含甘。 又《集韻》子感切,音昝。又《唐韻》子荅切《集韻》作荅切,音帀。義同。 又《集韻》一曰齧唇。

說文解字

  • 《卷二》《口部》 ·噆
  • 嗛也。從口朁聲。子荅切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NDM0OA==.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