劓
拼音:yì 注音: ㄧˋ
部首:刂 部外筆畫: 14 總筆畫:16
簡體部首:刂 簡體部外筆畫:14 簡體總筆畫:16
繁體部首:刀
五筆86/98: THLJ 倉頡: HLLN 鄭碼: NLNK 電碼: 0496
筆順編號:3251112512113222 四角號碼: 22200 UNICODE: 5293
基本字義
yì ㄧˋ
- 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種酷刑。
- 割除。
方言集匯
- 粵語:ji6
- 客家話:[客英字典]ngi5[臺灣四縣腔]ngi5[梅縣腔]ngi5[海陸豐腔]ngi6
- 潮州話:俄丸(義),ngi6(ngǐ)
詳細解釋
〈動〉
- (會意。從刀,從鼻。刀割鼻子。本義:劓刑。割鼻的刑罪,古代五刑之一)
- 同本義 [cut off the nose (a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 劓罰之屬千。——《書·呂刑》
- 又如:劓鼻(割掉鼻子的酷刑);劓刖(割鼻斷足;危殆不安的樣子)
- 割除 [cut off]
- 我乃劓殄滅之。——《書·盤庚中》
- 又如:劓割(劓剝。殘害);劓除(削滅)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刀字部》 ·劓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4
- 《唐韻》《集韻》魚器切。《韻會》疑器切《正韻》以智切,音。《說文》刖鼻也。《易·睽卦》其人天且劓。又《玉篇》割也。《書·盤庚》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又《集韻》《韻會》牛例切《正韻》倪制切,音寱。義同。
說文解字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或從鼻。刀鼻意。今經典如此作。
English
cut off 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