揥
拼音:tì dì 注音: ㄊㄧˋ ㄉㄧˋ
部首: 扌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簡體部首:扌 簡體部外筆畫:9 簡體總筆畫:12
繁體部首: 手
五筆86:RUPH 五筆98: RYUH 倉頡: QYBB 鄭碼:DSWL 電碼: 8447
筆順編號: 121414345252 四角號碼:50027 UNICODE:63E5
基本字義
tì ㄊㄧˋ
- 古代的一種首飾,可用來搔頭。
- 語。
- 嬈。
方言集匯
- 粵語:dai3tai3zaai6
- 客家話:[客英字典]di5ti5[海陸豐腔]di2ti5[梅縣腔]ti5di5[臺灣四縣腔]di2ti5
詳細解釋
〈動〉
- 捐棄;除去 [do away with]
- 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文選·陸機·文賦》
- 另見 tì
其它字義
〈名〉
- 搔頭的簪 [hairpin for scratching one’s head]
-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詩·鄘風·君子偕老》。毛傳:“揥,所以摘發也。”
- 另見 dì
《康熙字典》
- 《卯集中》《手字部》 ·揥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 《唐韻》《集韻》《韻會》丑例切,音跇。讀與滯近。所以摘髮者。《詩·鄘風》象之揥也。《疏》以象骨搔首,因以爲飾,名之曰揥。又《魏風》佩其象揥。 又《集韻》《韻會》他計切,音替。又《集韻》丁計切,音帝。義同。 又捐也。《陸機·文賦》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註》揥,猶去也。徘徊之意。不能褫捨其妙也。◎按寘霽兩韻古通。媚與揥。葉古音也。 又他歷切,音剔。戲也,取也。 又《唐韻》《集韻》都黎切,音低。指也。 《廣韻》或從木作楴。音義同。別見木部。
English
scrat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