摼
拼音:kēng qiān 注音:ㄎㄥ ㄑㄧㄢ
部首:扌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
簡體部首:扌 簡體部外筆畫: 11 簡體總筆畫: 14
繁體部首:手
五筆86/98:RAHF 倉頡:QSEG 鄭碼:DHXB
筆順編號: 12112512554121 四角號碼:57014 UNICODE:647C
基本字義
kēng ㄎㄥˉ
- 撞(鐘)。
方言集匯
- 粵語:hang1
- 客家話:[客英字典]gen1ken1[臺灣四縣腔]gien1kien1[海陸豐腔]gien1kien1
《康熙字典》
- 《卯集中》《手字部》 ·摼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 《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說文》擣頭也。《廣韻》撞也。或作挳。 又《集韻》苦杏切,鏗上聲。義同。 又輕煙切。古牽字。引前也。《揚雄·校獵賦》摼象犀。《註》扼也。餘詳牛部七畫。
說文解字
- 《卷十二》《手部》 ·摼
- 擣頭也。從手堅聲,讀若“鏗爾舍瑟而作”。口莖切
English
(Cant.) to knock,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