擩

拼音:   注音: ㄖㄨˇ

部首:   部外筆畫:14   總筆畫: 17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14   簡體總筆畫: 17

繁體部首:

五筆86/98:RFDJ   倉頡:QMBB   鄭碼: DFGL  

筆順編號: 12114524444132522   四角號碼: 51027   UNICODE:64E9



基本字義

  ㄖㄨˇ
  1. 染:“目~耳染,不學以能。”
  2. 方言,插;塞:~進去。不知道把錢包~到哪里去了?

方言集匯

  • 粵語:jeoi5jyu5
  • 客家話:[客英字典]ji5[海陸豐腔]ri5[梅縣腔]nio1[寶安腔]ji2[臺灣四縣腔]ji5

詳細解釋

〈動〉

  1. 通“濡”。沾染 [dye]
    1. 擩于醢上豆之間祭。——《儀禮·公食大夫禮》
    2. 目擩耳染。——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揭銘》
  2. 又如:擩染(沾染);擩祭(以肝肺菹擩鹽醢以祭也)
  3. 抓取 [take]
    1. 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擩而食。——《隋書》
  4. 〈方〉∶塞 [squeeze in]
    1. 永生又擩給 尤大哥幾顆手榴彈。—— 郭澄清《大刀記》
  5. 〈方〉∶伸 [stretch]
    1. 擩拳頭擦下鼻子,數數這邊。——華山《雞毛信》
  6. 按 [press]
    1. 擩,揾也。——《集韻》
  7. 〈方〉∶踩入 [step in]。如:一只腳擩在泥里去了
  8. 〈方〉∶胡亂放 [put recklessly]。如:錢包不知擩到哪去了

《康熙字典》

  • 《卯集中》《手字部》 ·擩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4
  • 《唐韻》而主切《集韻》橤主切,音乳。《說文》染也。《唐書·藝文志》擩嚌道眞。 又《唐韻》《集韻》儒誰切,音蕤。義同。 又搵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六曰擩祭。《註》擩讀爲虞芮之芮。以肝肺菹擩鹽醢中,以祭也。《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升席坐取韭菹,以辨擩干醢,上豆之閒祭。或作。又作。 又《集韻》《正韻》而宣切,輭平聲。義同。 又挼莎也。與撋同。 又《集韻》如劣切,音。義同。亦作。 又《唐韻》而遇切《集韻》儒遇切,音孺。手進物也。 又《集韻》尼主切,音醹。拄也。 又《唐韻》奴豆切《集韻》乃豆切,音耨。搆擩,不解事也。

說文解字

  • 《卷十二》《手部》 ·擩
  • 染也。從手需聲。《周禮》:“六曰擩祭。”而主切

English

to stain, to dy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NjUyMQ==.htm


擩的造詞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