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拼音:wāng   注音: ㄨㄤ

部首: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7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4   簡體總筆畫: 7

繁體部首:

五筆86/98:IGG   倉頡: EMG   鄭碼:VCVV   電碼:3076

筆順編號: 4411121   四角號碼: 31114   UNICODE:6C6A



基本字義

wāng   ㄨㄤˉ
  1. 深廣:~洋大海。
  2. 液體聚集在一個地方:地上~著水。~~(a.眼里充滿眼淚的樣子;b.象聲詞,形容狗叫聲)。
  3. 量詞,用于液體:一~水。
  4. 姓。

英漢互譯

accumulate  

方言集匯

  • 粵語:wong1
  • 客家話:[寶安腔]wong5wong1[東莞腔]wong1[陸豐腔]wong1[梅縣腔]wong1mong1[臺灣四縣腔]wong1[客英字典]vong1[海陸豐腔]wong1[客語拼音字匯]ngong3vong1

詳細解釋

  • wāng

〈形〉

  1. (形聲。從水,王聲。本義:深廣的樣子)
  2. 同本義 [vast]
    1. 汪,深廣也。——《說文》
    2. 汪是土也。——《國語·晉語》。注:“大貌。”
    3. 澤汪濊。——《漢書·禮樂志》
    4. 汪汪若千頃陂。——《后漢書·班彪傳》
  3. 又如:汪波(盈盈水波);汪汪(水寬廣的樣子);汪浵(水深的樣子);汪流(水深的樣子);汪然(深廣的樣子);汪茫(氣勢廣大的樣子;廣闊無邊的樣子);汪翔(廣博)
  4. 淚汪汪的,含淚多的 [tearful]。如:汪浪(淚流不止的樣子);汪然(形容淚多的樣子);汪漾(淚多的樣子)
  5. 彎曲的 [bent]
    1. 曲則全,汪則正。——《馬王堆漢墓帛書》

詞性變化

  • wāng

〈名〉

  1. 池。指污濁的小水坑 [puddle]
    1. 渟水曰汪。——《通俗文》
    2. 尸之周氏之汪。——《左傳·桓公十五年》
  2. 又如:汪坑(水坑,池沼)
  3. 古地名。故地約在今陜西省白水縣境 [Wang]
    1. 伐秦,取 汪及 彭衙而還。——《左傳》
  • wāng

〈動〉液體聚集在一起 [(of liguids) accumulate;collect]。如:湯里汪著油

  • wāng

〈象〉狗叫聲 [bark]

    1. 汪的一口,把頭血淋淋的咬將下來。——《西游記》
  • wāng

〈量〉用于液體 [puddle;pool]。如:一汪兒水;一汪血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汪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光切,音尫。《說文》深廣也。《淮南子·俶眞訓》汪然平靜,寂然淸澄。《後漢·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波。 又池也。《通俗文》停水曰汪,池之汙濁者。《揚子·方言》楚謂之汪,閩謂之洋。《左傳·桓十五年》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 又大貌。《晉語》汪是土也。 又《楊萬里·擬楚辭》誕寘之祝融之汪。《註》謂南海也。 又水名。《水經注》潢水一名汪水,與洈水合,至沛入泗。 又姓。《廣韻》汪芒氏之後。《姓苑》新安人。 又《廣韻》紆往切《集韻》嫗枉切,音枉。《後漢·郡國志》汪陶,縣名。屬鴈門。《前漢志》作。 又《廣韻》烏浪切《集韻》烏曠切,音。停水臭也。或從廣作瀇,從枉作。 又《集韻》烏宏切。與泓同。水貌。 《說文》作。*考證:〔《後漢·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陂。〕 謹照原文陂改波。〔《左傳·桓十五年》蔡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 謹照原文蔡仲改祭仲。

說文解字

  • 《卷十一》《水部》 ·汪
  • 深廣也。從水聲。一曰汪,池也。烏光切

English

vast, extensive, deep; surnam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NjY2Mw==.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