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cuì ㄘㄨㄟˋ
- 把燒紅了的鑄件往水或油或其他液體里一浸立刻取出來,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強度:~火。~礪。~勉。
- 染:“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之”。
方言集匯
- 粵語:ceoi3seoi6
- 客家話:[海陸豐腔]ci5cui5[梅縣腔]cui5[寶安腔]cui5[客語拼音字匯]cui4qi4[臺灣四縣腔]ci5cui5[客英字典]cui5
- 潮州話:之威6(悴)徐威3(碎),zui6cui3(tsitshùi)
詳細解釋
〈名〉(形聲。從水,卒聲。本義:盛水以供淬火的器具) 同本義 [quenching vessel]
- 淬,滅火器也。——《說文》。按,貯水以焠刃之器,其實焠、淬同字,刃出于火,故從火。
詞性變化
〈動〉
- 淬火 [quench]
- 得趙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二以藥淬之。——《戰國策·燕策》
- 火與水合為淬。——《漢書·天文志》
- 以藥淬之。——《史記·刺客傳》
- 又如:淬淬黑(如鋼鐵淬過火一樣的顏色);淬礪(淬火磨礪。比喻人刻苦鍛煉;勤勉奮發);淬刃(刀刃淬火)
- 磨 [grind]
- 又如:淬鏡(磨鏡);淬磨(磨礪;磨煉)
- 喻磨煉;勉勵 [temper oneself]。如:淬勉(努力奮勉);淬琢(淬煉,琢磨。比喻自勉上進);淬煉(磨煉);淬勵(激勵;鞭策)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淬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 《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音倅。《說文》滅火器也。《徐曰》淬,劒燒而入水也。與焠通。《前漢·天文志》火與水合爲淬。《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淸水淬其鋒。 又《廣韻》染也,犯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脟割輪淬。 又《揚子·方言》淬,寒也。 又《集韻》卽聿切,音卒。淬,沒水貌。 又昨律切,音崒。流也。脟字原誤從目從寽作。
說文解字
- 《卷十一》《水部》 ·淬
- 滅火器也。從水卒聲。七內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滅火器也。滅火器者、葢以器盛水濡火使滅。其器謂之淬。與火部之焠義略相近。故焠通作淬。從水。卒聲。七芮切。十五部。
English
temper; dye; soak; change, a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