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

拼音:   注音:ㄌㄧˇ

部首: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 16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13   簡體總筆畫: 16

繁體部首:

五筆86/98: IMAU   倉頡: ETWT   鄭碼: VKJU   電碼:3430

筆順編號: 4412512211251431   四角號碼:35118   UNICODE:6FA7



基本字義

  ㄌㄧˇ
  1. 〔~水〕水名,在中國湖南省。

方言集匯

  • 粵語:lai5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li1[海陸豐腔]li3[寶安腔]li1[臺灣四縣腔]li3[客英字典]li3
  • 潮州話:羅衣2(李)

詳細解釋

〈名、形〉

  1. 澧水 [Li River]。發源于湖南省西北與湖北省鶴峰縣交界處,向東南流經桑植,再向南向東經大庸、慈利、石門、澧縣、津市市,再向南流入七里湖、洞庭湖
    1. 又東至于澧。——《書·禹貢》。朱曰:“出今 湖南澧州永定縣西歷山,至 安鄉縣會 赤沙河入 洞庭湖。史記正作醴。”
  2. 〈形〉 通“醴”。甘美 [sweet]
    1. 甘露降,澧泉涌。——《列子·湯問》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澧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3
  • 《唐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第切,音禮。水名。《說文》水出南陽雉衡山。《山海經》雅山,澧水出焉。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武陵郡充縣歷山,澧水所出。《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爲沱,又東至于澧。 又州名。《韻會》漢屬武陵郡,隋置澧州。《廣輿記》今屬岳州府。 又通作醴。《列子·湯問篇》甘露降,澧泉涌。*考證:〔《列子·殷湯篇》甘露降,澧泉涌。〕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說文解字

  • 《卷十一》《水部》 ·澧
  • 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從水豊聲。盧啓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澧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南陽郡雉、二志同。雉音弋爾反。今河南南陽府治南陽縣府北八十里有故雉城、漢縣也。前志雉下曰。衡山、澧水所出。東至郾入汝。郾、顔本譌作云音屋。非也。水經注曰。汝水、又東南逕郾縣故城北。又東得醴水口。醴水、出南陽雉縣衡山。卽山海經中山經之衡山。馬融廣成頌曰。面據衡陰。在雉縣畍。故世謂之雉衡山。東南流逕葉縣故城北。又東注葉陂。又東逕郾縣故城南。左入汝。按馬融傳注引中山經又東三十里曰雉山。澧水出焉。又東五十里曰宣山。又東四十五里曰衡山。然則分之爲雉衡二山。合之則單衡山。李賢曰。衡山在今鄧州向城縣北。杜佑曰。北重山在向城縣北。卽是三鵶之第一。又北分嶺山嶺北。卽三鵶之第二鵶也。其第三鵶入臨汝郡魯山縣畍。杜之三鵶、葢卽古衡山也。今澧水未詳。從水。豊聲。盧啟切。十五部。此條衡山、非南岳。澧水、非入洞庭之澧水。入洞庭之水、水經別爲篇。其字本作醴。禹貢江又東至於醴。衛包始改爲澧。鄭注醴爲陵。云今長沙有醴陵縣。馬融、王肅醴爲水名。夏本紀、地理志皆作醴。尙書正義、史記索隱引楚詞濯余佩兮醴浦。正作醴。水經注出雉衡山者、從酉。出武陵者、從水。正是互譌也。

English

river in northern Hunan provinc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NzQ0MQ==.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