綬

拼音: shòu   注音: ㄕㄡˋ

部首:   部外筆畫:8   總筆畫: 11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 11

繁體部首:

五筆86/98:XEPC   倉頡:VMBBE   鄭碼: ZPWX   電碼:4849

筆順編號:55134434554   四角號碼: 22147   UNICODE:7EF6



基本字義

(綬)

shòu  ㄕㄡˋ
  1. 一種絲質帶子,古代常用來拴在印紐上,后用來拴勛章:印~。~帶。

方言集匯

  • 粵語:sau6

詳細解釋

綬 shòu〈名〉

  1. (形聲。從糸( mì),受聲。本義:絲帶。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綬帶的顏色常用以標志不同的身分與等級) 同本義 [ribbon attached to an official seal or medal]
    1. 綬,紱維也。——《說文》
    2. 紱謂之綬。——《小爾雅》。按,綬者,組帶之大名。
    3. 掌帷幕幄帟綬之事。——《周禮·幕人》。司農注:“組綬所以系帷也。”
    4. 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禮記·玉藻》
    5.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組連結于繸,謂之綬。——《董巴輿服志》
    6. 守邸與共食,食且飽,少見其綬。——《漢書·朱買臣傳》
    7. 懷黃金之印,結紫綬于要。——《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2. 又如:綬帶(系印信用的佩帶);綬笥(盛印綬的箱篋);綬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間盛綬的口袋);綬花(花名。蔓生如綬,故名)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綬
  • 《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受。《說文》綬韍,維也。《玉篇》綬,組也,綸紱也。《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亦謂之璲。《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承呪切,音授。義同。

說文解字

  • 《卷十三》《糸部》 ·綬
  • 韍維也。從糸受聲。植酉切

English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NzcxMA==.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