禸
拼音:róu 注音: ㄖㄡˊ
部首:忄 部外筆畫:1 總筆畫:4
簡體部首:冂 簡體部外筆畫:2 簡體總筆畫:4
繁體部首: 禸 繁體部外筆畫: 0 繁體總筆畫: 5
五筆86/98:MCI 倉頡: IB 鄭碼:LDZS 電碼:4415
筆順編號: 2554 四角號碼:40227 UNICODE:79B8
基本字義
róu ㄖㄡˊ
- 古同蹂。
方言集匯
- 粵語:jau2jau5
- 客家話:[客英字典]ngiu3ju3[海陸豐腔]ngiu3[梅縣腔]ju3[臺灣四縣腔]ngiu3
《康熙字典》
- 《午集下》《禸字部》 ·禸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0
- 《唐韻》《集韻》人九切《韻會》忍九切,音蹂。《說文》獸足蹂地也。象形。九聲。《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其足蹯,其跡禸。《疏》蹯,掌也。此四獸之類,皆有掌蹯,其指頭著地處名禸。 又《廣韻》《集韻》女九切,音鈕。《爾雅·釋獸》陸德明讀。 《正字通》篆文禸本三畫。舊本沿俗作厶,入五畫,非。○按《徐鉉·新附篆文》作蹂,《正譌》斥爲俗字,非。又《秦風》厹矛。陸德明:厹音求。鄭註:三隅矛也。《字彙》禸讀柔上聲。又云與厹同,亦非。
說文解字
- 《卷十四》《禸部》 ·禸
- 獸足蹂地也。象形,九聲。《爾疋》曰:“狐貍貛貉醜,其足,其跡厹。”凡厹之屬皆從厹。蹂,篆文從足柔聲。人九切
English
rump; KangXi radical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