怗

拼音:tiē   zhān   注音:ㄊㄧㄝ ㄓㄢ

部首: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5   簡體總筆畫: 8

繁體部首:

五筆86/98: NHKG   倉頡:PYR   鄭碼: UIJ   電碼: 1832

筆順編號:44221251   四角號碼:91060   UNICODE:6017



基本字義

tiē   ㄊㄧㄝˉ
  1. 平定;使服帖:“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
  2. 安寧:“田里老安~。”
  3. 靜:“乃~然無聲。”

方言集匯

  • 粵語:tip3
  • 客家話:[客英字典]tiap7[海陸豐腔]tiap7[梅縣腔]tiap7[臺灣四縣腔]tiap7

詳細解釋

  • tiē

〈動〉

  1. 平定,平服 [pacify;suppress]。
  2. 如:怗辭(伏罪狀詞)
  3. 貼近 [snuggle close]。
  4. 如:怗馬(伏在馬上)

詞性變化

  • tiē

〈形〉

  1. 安寧 [peaceful]。
  2. 如:怗息(安定)
  3. 安靜 [quiet]。
  4. 如:怗然(平靜的樣子);怗怗竦竦(恭敬肅靜的樣子);怗怗(安靜的樣子;馴服的樣子)

《康熙字典》

  • 《卯集上》《心字部》 ·怗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 《廣韻》《正韻》他協切《集韻》《韻會》託協切,音帖。《玉篇》服也,靜也。《公羊傳·僖四年》卒怗荊,以此爲王者之事也。 又《集韻》處占切,音沾。怗滯也。《禮·樂記》宮商角徵羽,五者不亂,則無怗滯之音。

English

observant; peaceful; submissiv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ODQxOQ==.htm


怗的造詞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