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wéi ㄨㄟˊ
- 單,只:~獨。~一。~有。~恐。~命是從。~我獨尊。
- 但是:雨雖止,~路仍甚泥濘。
- 文言助詞,常用于句首:~妙~肖。~二月既望。
- 想,思考:思~(亦作“思維”)。~度(dù)(思量,揣度)。
英漢互譯
alone but only thought
方言集匯
- 粵語:wai4
- 客家話:[梅縣腔]wi2wui2[寶安腔]wui2[客英字典]vui2[陸豐腔]wui3[客語拼音字匯]vui2[海陸豐腔]wui2[東莞腔]wui2[沙頭角腔]wui2[臺灣四縣腔]wi2
詳細解釋
〈動〉
- (形聲。從心,隹( zhuī)聲。本義:思考;思念)
- 同本義 [think]
- 惟,凡思也。——《說文》
- 臣竊惟事勢。——賈誼《治安策》
- 吾惟之,堅子固不足遣。——《漢書·張良傳》
- 又如:惟思(思慮);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慮)
- 為,是 [be]
- 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書·益稷》
- 不變惟何。——[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 有 [have]
- 相亦惟終。——《禮記》
- 聽從,隨從 [obey]
- 大國茍不以為然也,則亦惟命耳。——劉獻廷《廣陽雜記》
- 又如:惟惟(聽從順服的樣子)
- 愿,希望 [hope]
- 若草庵見毀一節,成功之后,萬惟留心。——《英烈傳》
- 又如:惟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為)
- 在于 [lie in]
- 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書·大禹謨》
詞性變化
〈副〉
- 用來限定范圍,相當于“只有”、“只是” [only]
- 惟明克允。——《書·舜典》
- 惟士為能。——《孟子·梁惠王上》
-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 惟吾德馨。——唐· 劉禹錫《陋室銘》
- 惟有乳下孫。——杜甫《石壕吏》
- 惟手熟爾。——宋· 歐陽修《歸田錄》
- 惟,獨也。常語也。或作唯、維。——清· 王引之《經傳釋詞》
- 又如:惟一惟精(精誠專事,毫無雜念);惟義是從(只要有道理就堅決服從);惟口起羞(謂言語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為利,別的什么都不顧);惟精惟一(精純專一)
- 表示動作、行為的重復,相當于“又” [again]。如:惟新(更新)
- 相當于“猶”、“還” [still]
- 惟,猶猶也。——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
-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wish]
- 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孟子·梁惠王下》
- 惟思既往。——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 惟思將來。
- 惟留戀也。
- 惟希望也。
<連>
- 表示并列關系,相當于“與”、“和” [and]
- 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書·多方》
- 表示順承關系,相當于“則” [then]
- 德威惟畏,德明惟明。——《書·呂刑》
- 表示讓步關系,相當于“即使”、“雖然” [even if]
- 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史記·淮陰候列傳》
〈介〉由于,以 [because]
- 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書·盤庚中》
〈助〉
- 用在年、月、日之前
- 惟二月既望(既望:農歷每月十六日)
- 用于句首,無實義
- 惟士無田,則亦不祭。——《孟子》
- 用在句中,起調整音節的作用
- 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召誥》
《康熙字典》
- 《卯集上》《心字部》 ·惟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 〔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維。《說文》凡思也。從心隹聲。《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 又語辭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 又姓。 又《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從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說文解字
English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