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

拼音: 注音: ㄑㄧˊ

部首: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4

五筆86: YTAW 五筆98:YTDW 倉頡:YSOTC 鄭碼:SYME 電碼:8501

筆順編號: 41533112211134 四角號碼: 08281 UNICODE: 65D7



基本字義

  ㄑㄧˊ
  1. 用布、紙、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識,多是長方形或方形:~子。~幟。~號。~艦。~手。
  2. 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特指屬于滿族的:~人(滿族人)。~籍。~袍。
  3.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相當于縣。

英漢互譯

flag banner standard 

方言集匯

  • 粵語:kei4
  • 客家話:[客英字典]ki2[沙頭角腔]ki2[客語拼音字匯]ki2[寶安腔]ki2[梅縣腔]ki2[臺灣四縣腔]ki2[陸豐腔]ki3[海陸豐腔]ki2

詳細解釋

〈名〉

  1. 同本義 [bear-figured flag]
    1. 旗,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說文》
    2. 熊虎曰旗。——《廣雅》
    3. 師都建旗。——《周禮·春官》
    4. 熊虎為旗及國之大閱。——《周禮·司常》
    5. 望其旗靡。——《曹劌論戰》
  2. 泛指各種旗幟 [flag;banner]
    1.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賈誼《過秦論》
    2. 以為旗章。——《禮記·月令》
    3.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軍隊和儀仗隊用的大旗);旗牌(擔任傳遞號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槍棒等武藝的架式、門戶);旗頭(旗手);旗麾(將旗)
  4. 表識,標志 [pennant]。如:旗亭(酒樓。懸旗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將旗)
  5. 清代以旗幟的名色作為區別的兵民一體的組織 [“Eight banners”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如:旗丁(滿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為官者);旗校(旗軍的校官)
  6. 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于縣 [banner]
  7. 假借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name of constellation]
    1. 壽于旗翼。——《荀子·富國》

詞性變化

〈動〉號令 [Order]

    1.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呂氏春秋·諭大》

《康熙字典》

  • 《卯集下》《方字部》 ·旗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釋名》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爲旗。《又》師都建旗。《註》畫熊虎者,鄕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註》旗,表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註》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爲旌表。 又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又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註》旗,讀爲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又《韻補》葉渠尤切。《班固·西都賦》乗輚輅,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按《說文》旗從其聲,訓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也。旂從,斤聲,訓旗有衆鈴以令衆也。分旗,旂爲二。《正字通》云:周禮九旗所畫異物,所建異名,各有等差。雖旌旄之通稱,而制度自別,未可合爲一也。

說文解字

  • 《卷七》《部》 ·旗
  • 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從其聲。《周禮》曰:“率都建旗。”渠之切

English

banner, flag, streamer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OTE0Nw==.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