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拼音:wèi 注音: ㄨㄟˋ
部首:卩 部外筆畫:1 總筆畫:3
五筆86/98:BGD 倉頡:SLM 鄭碼: YAVV 電碼:5898
筆順編號: 521 四角號碼: 17102 UNICODE:536B
基本字義
(衛)
wèi ㄨㄟˋ
- 保護,防護:保~。捍~。~道(衛護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如“~~士”)。~戍(警備,多用于首都)。~冕。
- 防護人員:警~。后~。
- 古代稱驢:“策雙~來迎”。
- 中國明代駐兵的地點(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東省)。
-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 姓。
英漢互譯
defend guard protect
方言集匯
詳細解釋
衛、衞 wèi〈動〉
- (會意。從韋幣從行。甲骨文中“衛、韋”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崗保衛(韋)。本義:保衛;防護)
- 同本義 [defend]
- 衛,宿衛也。——《說文》
- 衛護也。——《玉篇》
- 以衛王宮。——《戰國策·趙策》
- 備一夕之衛。——《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諸葛亮《出師表》
- 又如:衛籍(軍籍);守衛(防守保衛);自衛(保衛自己);捍衛(保衛);衛守(保衛防守);衛助(保衛協助);衛足(比喻自全或自衛);衛侍(保衛侍奉);衛社(保衛國家);保家衛國;衛卒(護衛的兵卒);衛養(保護安撫);衛從(護衛侍從);衛蔽(衛護遮掩)
- 防護使之不受危險 [guard]。如:衛奉(守護侍奉)
- 謀求 [seek]
- 有貨,以衛身也。——《國語·魯語下》
詞性變化
衛 wèi〈名〉
- 衛士,保鏢 [bodyguard]。如:衛幫(清代民間秘密結社之一)
- 擔任衛護、防守之職的人 [guard]
- 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 呂、 卻之難。——《左傳》
- 周代京師以外的行政區域之一 [an ancient district]
- 過了半年,松潘衛邊外生番與內地民人互市,因買賣不公,彼此吵鬧起來。——《儒林外史》
- 驢的別稱 [donkey]
- 南中丞卓,吳楚游學十余年,衣布縷,乘牝衛,薄游 上蔡。——《云溪友議》
- 箭羽 [arrow's feather]
- 楚熊渠子出,見寢石,以為伏虎,將弓射之,矢沒其衛。——《論衡·儒增》
- 衛生的簡稱 [sanitation]。如:環衛部門
- 古國名 [Wei state]。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為狄所滅。戴公野處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秦始皇既統一全國,獨置衛君,為附庸,至二世元年廢
- 之晉過 衛。——《呂氏春秋·慎行論》
- 宋、 衛、 中山。—— 漢· 賈誼《過秦論》
- 邊陲,邊遠的地方 [border area]
- 侯衛之班,藩服之職。——《文選》
- 水名 [Wei River]。源出河北省靈壽縣東北,南流至縣東南,合滹沱河
- 恒、 衛既從,大陸既作。——《書·禹貢》
- 肢體 [limbs]
- 四衛變強。——《呂氏春秋》
- 姓。如:衛青(漢武帝時的大將軍,在討匈戰爭中,屢立戰功);衛夫人(晉衛恒從女,李矩妻,也稱“李夫人”。善書法。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為她所傳授)
《康熙字典》
English
guard, protect, def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