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

拼音: jiǔ 注音:ㄐㄧㄡˇ

部首: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 7

五筆86/98:QYOU 倉頡: NOF 鄭碼: RSUO 電碼: 3502

筆順編號: 3544334 四角號碼: 27809 UNICODE: 7078



基本字義

jiǔ   ㄐㄧㄡˇ
  1. 燒,中醫的一種醫療方法。用艾葉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燒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針~(針刺與艾灸的合稱)。

英漢互譯

moxibustion 

方言集匯

  • 粵語:gau3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giu3gui3[客語拼音字匯]giu4[寶安腔]giu5[客英字典]giu5[海陸豐腔]giu3gui3[東莞腔]giu5[梅縣腔]giu5

詳細解釋

  • jiǔ

〈動〉

  1. (形聲。從火,久聲。本義:用艾火燒灼。中醫的一種療法)
  2. 同本義 [cauterize]
    1. 灸,灼也。——《說文》
    2. 所謂不病而灸,無憂而自默。——向秀《難養生論》
  3. 又如:灸刺(艾灸和針刺);灸客(接受灸療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燒灼眉頭以治狂疾);灸師(以灸術治病的醫師)
  4. 燒灼 [burn]。如:灸灼(燒灼);灸發(燒灼頭發)
  5. 拄,支撐 [support]
    1. 灸諸墻,以眡其橈之均也。——《周禮》
  6. 堵塞 [stop up]

《康熙字典》

  • 《巳集中》《火字部》 ·灸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3
  •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音九。《說文》灼也。《玉篇》也。《增韻》灼體療病也。《史記·倉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又通作久。《儀禮·士喪禮》冪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謂以蓋鬲口也。《疏》灸塞義,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註》灸猶柱也。《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強弱均否。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見《姓苑》。 《集韻》或書作。

說文解字

  • 《卷十》《火部》 ·灸
  • 灼也。從火久聲。舉友切

English

cauterize with moxa; moxibustion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OTI1Mg==.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