熯

拼音:hàn   rǎn   注音:ㄏㄢˋ ㄖㄢˇ

部首: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五筆86: OAKW   五筆98: OAKG   倉頡:FTLO   鄭碼:UOBO   電碼: 3582

筆順編號: 433412212511134   四角號碼: 94885   UNICODE: 71AF



基本字義

hàn   ㄏㄢˋ
  1. 干燥,熱:“其水陽~不耗,陰霖不濫。”
  2. 燒,烘烤:“今~薪燃釜,火猛則湯熱。”

方言集匯

  • 粵語:hon3hon5
  • 客家話:[梅縣腔]hon5[臺灣四縣腔]hon5[客英字典]hon5[海陸豐腔]hon5

詳細解釋

  • hàn

〈形〉

  1. 干燥;干枯 [dry;dried-up]
    1. 熯,干貌。——《說文》
    2. 莫熯乎火。——《易·說卦》。王肅注:“火氣也。” 崔注:“亦燥也。”
    3. 荻室熯茨,我孔熯矣。——《管子·禁藏》
  2. 又如:干熯(干燥)
  3. 干旱 [arid;dry]。如:熯涸(干旱)

詞性變化

  • hàn

〈動〉

  1. 烘干;烘烤 [toast]。如:以火熯井;熯烘(烘熱)
  2. 焚燒 [burn]。如:熯焚(焚燒。指火攻);熯薪(燒柴火);熯熾(燃燒旺盛);熯造(燃灶,點燃灶火)
  3. 曝曬 [dry by exposing to the sun]。如:熯種(曬種)
  4. 〈方〉∶用極少的油煎 [bake by fire with little oil]。如:熯蛋。

《康熙字典》

  • 《巳集中》《火字部》 ·熯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 《唐韻》人善切《集韻》《韻會》忍善切,音橪。《說文》乾貌。從火,漢省聲。《玉篇》火盛貌。《管子·伯形篇》楚人攻宋鄭,燒焫熯焚鄭地。《王充·論衡》熯一炬火,爨一鑊水。 又《爾雅·釋詁》敬也。《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 又《廣韻》《韻會》呼旱切《集韻》《正韻》許旱切,音。《廣韻》本作焊。詳前焊字註。 又《韻會》《正韻》乾也。又炙也。 又《廣韻》《韻會》呼旰切《集韻》虛旰切《正韻》虛汗切,音漢。《廣韻》火乾。《易·說卦》燥萬物者,莫熯乎火。《集韻》本作暵。*考證:〔《管子·伯形篇》楚人攻宋鄭,燒熯焚鄭地。〕 謹按字在本部八書。改焫。

說文解字

  • 《卷十》《火部》 ·熯
  • 乾皃。從火,漢省聲。《詩》曰:“我孔熯矣。”人善切

English

by fir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OTUxNg==.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