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

拼音: fán 注音: ㄈㄢˊ

部首:  部外筆畫: 12 總筆畫:16

五筆86/98: OTOL 倉頡: FHDW 鄭碼: UOPK 電碼:3600

筆順編號:4334343123425121 四角號碼: 92869 UNICODE:71D4



基本字義

fán   ㄈㄢˊ
  1. 焚燒:“~詩書而明法度”。
  2. 烤肉使熟:~肉。

方言集匯

  • 粵語:faan4
  • 客家話:[海陸豐腔]fan1pan1[梅縣腔]fan1[臺灣四縣腔]fan1pan1[客英字典]fan1pan1

詳細解釋

  • fán

〈動〉

  1. (形聲。從火,番聲。本義:焚燒)
  2. 同本義 [burn]
    1. 燔,爇也。從火,番聲。與焚略同。——《說文》
    2. 藉芿燔林。——《列子·黃帝》
    3. 燔之于四通之衢。——《漢書·東方朔傳》。注:“焚燒也。”
    4. 體若燔炭。——《素問·生氣通天論》
    5. 抱木而燔死。——《莊子·盜跖》
    6. 燔其蘢城。——《史記·平津侯生父傳》
    7. 人民饑餓,相燔燒以求食。——《漢書·宣帝紀》
    8. 燔詩書——《漢書·儒林傳》
    9. 不若燔土。——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3. 又如:燔燎(火把);燔石(焙燒礦石);燔刑(燒人至死的殘酷刑罰);燔燃(燃燒);燔銷(燒毀) 火燒整只的牲畜[祭祀]
  4. 火燒整只的牲畜 [祭祀] [roast]
    1. 有免斯首,炮之燔之。——《詩·小雅·瓠葉》
    2. 為俎孔碩,或燔或炙。——《詩·小雅·楚茨》
  5. 又如:燔柴(將玉帛、犧牲等置于積柴上而焚之以祭天);燔祀(焚柴祭祀)

《康熙字典》

  • 《巳集中》《火字部》 ·燔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2
  •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說文》也。《玉篇》燒也。《廣韻》炙也。《詩·小雅》或燔或炙。《箋》燔,燔肉也。炙,炙肝也。又《大雅》載燔載烈。《傳》傳火曰燔。 又與膰通。《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釋文》燔,又作膰。祭肉也。又《定十四年》腥曰脤。熱曰燔。《孟子》燔肉不至。 又《集韻》焚,古作燔。註詳八畫。 又葉汾沿切。《左思·魏都賦》琴高沈水而不濡,時乗赤鯉而周旋。師門使火以驗術,故將去而焚燔。

說文解字

  • 《卷十》《火部》 ·燔
  • 爇也。從火番聲。附袁切

English

to roast; to burn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OTUzOQ==.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