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zhě ㄓㄜˇ
- 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詞組后,并與其相結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時等:讀~。作~。二~必居其一。來~。
- 助詞,表示語氣停頓并構成判斷句的句式:陳勝~,陽城人也。
- 這,此(多用在古詩詞曲中):~個。~回。~番。~邊走。
英漢互譯
person this
方言集匯
- 粵語:ze2
- 客家話:[沙頭角腔]za3[寶安腔]za3[臺灣四縣腔]za3[客英字典]zha3[海陸豐腔]zha3[陸豐腔]zha3[東莞腔]za3[梅縣腔]zha3[客語拼音字匯]za3
詳細解釋
〈代〉
- (《說文》:“別事詞也。相當于“這”)
- 同本義 [this]
- 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五代· 王衍《醉妝詞》
- 又如:者回(這回);者般(這般);者流(猶言這個流派);者番(這番;這次);者里(這里);者個(這個);者邊(這邊)
- 用在形容詞、動詞、動詞詞組或主謂詞組之后,組成“者”字結構,用以指代人、事、物
- 指代人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標。這里指宴飲時的一種游戲,射中的照規定的杯數喝酒。)——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 讀書者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 后死者。——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指代事或物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用在數詞之后,指代上文所說的幾種人或幾件事 [that]
-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
-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詞性變化
〈助〉
- 用在表時間的名詞后面,表示停頓
-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禮記》
- 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
-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唐· 韓愈《雜說》
- 用于名詞之后,標明語音上的停頓,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斷
- 仁者,天下之表也。——《禮記》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語氣助詞,表提頓。)——《列子·湯問》
- 中有魯人 馮三保者,精技擊。——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 不知忠義者圣賢家法,其氣浩然,常留天地間。——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 用在句末表示語氣完畢
-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 用在句末,與疑問詞相配合表示疑問
-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老子》
- 表示祈使語氣
- 琴童接下馬者!——《西廂記》
- 表示商榷
- 今漢繼大亂之后,若宜少損 周之文致,用 夏之忠者。——《漢書》
- 表示比擬,相當于“…的樣子”
- 于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史記》
- “者也”兩個語氣詞連用,起加強語氣的作用,語氣重點在最后一個語氣詞上,“也”在這里強調了肯定的語氣
-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形〉
- 輕狂 [frivolous]
- 一時甜如蜜,一時辣如椒,沒定準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時了——明· 馮夢龍《桂枝兒·者妓》
- 虛假,不老實 [false]
- 今以稱人之不老實者曰“者”。——明· 顧起元《客座贅語》
- 娼妓之家,諱“者、扯、丐、漏、走”五個字。——《水滸傳》
- 通“諸”( zhū)。眾多[many]
- 相總要者官謀士。——《管子·君臣上》
- 天下遇,者監和。——《管子·五行》
- 者生無易由言。——《鹽鐵論·散不足》
〈名〉假借,借口 [pretext]
- 他弄個光皮散兒好看,者著求醫治樹,單單了脫身走路,還顧得了你和我哩!——《西游記》
《康熙字典》
- 《未集中》《老字部》 ·者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音赭。《說文》別事詞也。從白聲。,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又《韻補》葉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跡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從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又葉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又葉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茲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又《韻會》說文從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從正字通倂入。者或從白聲。,古文困字。
說文解字
- 《卷四》《白部》 ·者
- 別事詞也。從白聲。,古文旅字。之也切〖注〗者或從白聲。,困字古文。
English
that which; he who; those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