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闆)
bǎn ㄅㄢˇ
- 成片的較硬的物體:案~。~子。木~。~上釘釘。
- 詔書:詔~。
- 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打節拍的樂器,又指歌唱的節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
- 不靈活,少變化:死~。呆~。
- 硬得像板子似的:~結。
- 見老字“老板”。===漢英互譯===
board plank shutter ban bat
方言集匯
- 粵語:baan2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ban3[海陸豐腔]ban3[東莞腔]ban3[沙頭角腔]ban3[梅縣腔]ban3[陸豐腔]ban3[客英字典]ban3[寶安腔]ban3[臺灣四縣腔]ban3
詳細解釋
〈名〉
- (形聲。從木,反聲。《說文》作“版”。本義:片狀的木頭。后凡施于宮室器用的片狀物皆可稱板)
- 同“版”。木板 [board;plank;plate]
- 板,木片也。——《玉篇》
-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詩·秦風 ·小戎》
- 五板而堵。——《公羊傳·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 一丈為板。——《詩·鴻雁》傳
- 今一日而三斬板。——《禮記·檀弓》。
- 又如:板輿(由人扛抬的板車。古代老人的一種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車的木板車廂)
- 泛指板狀的扁平之物 [sth.resembling board;plate;plank]
- 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 又
-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 又如:石板;鋼板;紙板
-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時所執的記事板 [tablet]
- 不得奉板中涓,預衣裳之會。——王僧孺《與何炯書》
- 又如:板笏;板書(在笏板上書寫奏章)
- 板筑用的夾板 [slab]
- [筑城]平板楨。——《左傳·宣公十一年》
- 又如:板筑(筑墻,用兩板相夾,填土于其中,用杵搗實);板堞(板筑的女墻)
- 印板,印書用的板片。現用“版” [printing plate]
- 又
- 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 拍板,中國民族樂器中用來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樂中的節拍。如:快板,慢板
- 門窗的遮板,如店鋪的門板。常作“板兒” [shutter]
- 吾從板外相為應答。——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 又如:鋪子都上板兒了
- 中國民族音樂或戲曲中的強的拍子 [an accented beat]。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 姓
詞性變化
〈形〉
- [神態、書法、文章等] 呆板,不靈活或少變化 [wooden]
- 板者,腕弱筆癡。——郭若虛《圖畫見聞錄》
-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應遲鈍的人);這張照片照得太板
〈動〉
- 表情上保持嚴肅 [keep a straight face]。如:板著臉
- 結成硬塊 [harden]
- 凡種綠豆,一日之內,遇大雨板土,則不復合。——宋應星《天工開物》
- 又如:板田(土壤板結的田);板荒(板結的荒地)
- 私營工商業的財產所有者
- 舊尊稱戲劇演員
《康熙字典》
- 《辰集中》《木字部》 ·板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 《唐韻》布綰切《集韻》《韻會》補綰切,同版。《說文》判也。又籍也。《莊子·徐無鬼篇》金板六弢。或作鈑。 又《玉篇》片木也。《急就篇》木瓦也。《詩·秦風》在其板屋。《正義》西戎之俗,民以板爲屋。 又詔板。《後漢·竇武傳》曹節召尚書官屬,使作詔板。 又《松窗小牘》鐵券謂之金板。 又板官、假板,官品之者。《隋書·官志》有板咨議叅軍,板長史等名。《宋書·百官志》除拜,則爲叅軍事。府板,則爲行叅軍。 又手板,笏也。《文獻通考》晉宋以來,謂之手板。 又《宋國史補》爲尹者,例置板記事。 又《詩·小雅·鴻雁篇》毛傳:一丈爲板,五板爲堵。 又箕屬也。《管子·弟子職》坐板排之,以葉適巳。 又板板,反側也。《詩·大雅》上帝板板。 又負板,悲哀貌。《儀禮·喪服·鄭註》孝子前有衰,後負板。《疏》謂負其悲哀於背也。 又《集韻》蒲限切,音阪。籍也。 又葉免切,音匾。《韓愈·祭張徹文》乃遷殿中,朱衣象板。惟義之趨,豈利之踐。《自註》踐,上聲讀。*考證:〔《毛萇百堵傳》築牆者。〕 謹按原文無築牆者三字。謹照原書改詩小雅鴻雁篇毛傳。
English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