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拼音:   注音: ㄎㄜ

部首:   部外筆畫:5   總筆畫:9

五筆86/98:SSKG   倉頡: DMNR   鄭碼:FAJ   電碼: 2688

筆順編號: 123412512   四角號碼: 41920   UNICODE: 67EF



基本字義

  ㄎㄜˉ
  1. 斧子的柄:斧~。
  2. 草木的枝莖:交~錯葉。
  3. 姓。

方言集匯

  • 粵語:o1
  • 客家話:[梅縣腔]ko1[海陸豐腔]ko1[客英字典]ko1[沙頭角腔]ho1[客語拼音字匯]ko1[臺灣四縣腔]ko1[寶安腔]ko1
  • 潮州話:ko1(kho)<姓>gua1(kua)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木,可聲。本義:斧柄)
  2. 同本義 [axe-handle,helve]
    1. 柯,斧柄也。——《說文》
    2. 柯,柄也。——《廣雅》
    3. 今若大其柯。——《國語·晉語》
    4.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詩·豳風·伐柯》。毛傳:“柯,斧柄也。”
  3. 又如:柯斧(喻法規);柯長三尺
  4. 古長三尺之稱。引申為法則 [rule]
    1. 柯,法也。——《爾雅》
  5. 又如:柯亭(法則、法度)
  6. 樹枝 [branch]
    1. 橫柯上蔽。——《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7. 又如:柯枝(枝條);柯條(枝條);柯葉(枝葉);柯干(枝干)
  8. 柯屬植物的泛稱。常綠喬木,實為長卵形,外有硬殼 [pasania cuspidata]

《康熙字典》

  • 《辰集中》《木字部》 ·柯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說文》斧柄也。《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又《爾雅·釋詁》柯,法也。 又枝也。《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又草莖也。《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又《方言》盂謂之柯。 又木名。《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又齊地名。《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又姓。《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又葉于希切,音衣。《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蕤原字上從八作,不從艸。*考證:〔《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于柯。〕 謹照原文于柯上增盟字。

說文解字

  • 《卷六》《木部》 ·柯
  • 斧柄也。從木可聲。古俄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斧柄也。見豳風毛傳。考工記曰。一欘有半謂之柯。注云。伐木之柯。柄長三尺。又廬人注曰。齊人謂柯斧柄爲椑。按柯斧者、大斧也。柯之假借爲枝柯。從木。可聲。古俄切。十七部。

English

axe-handle; stalk, bough; surnam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OTkwNQ==.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