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ai tai
部首:口
部首筆畫:3
總筆畫:5
筆順:折捺豎折橫
詳細釋義
讀tai時
①<名>土筑的高臺,供觀察瞭望用。《老子》:“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②<名>古代官署名。如漢代稱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
③<名>奴隸的一個等級。《左傳.昭公七年》:“仆臣臺。”
④<名>星名,即三臺(六顆星)。古代用“三臺”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因此舊時常用“臺”來作為對別人的敬稱。如“兄臺”、“臺甫”。
讀yi時
①<代>何;什么。《書.湯誓》:“夏罪其如臺?”班固《典引》:“今其如臺獨闕也?”
②<代>第一人稱。我;我的。《尚書.說命上》:“朝夕納誨,以輔臺德。”
③<形>通“怡”。愉快。《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臺。”
【辨】亭、臺、榭、樓、閣。“亭”在上古只指旅宿的亭或觀察瞭望用的亭。“園亭”的“亭”的意義是后起的。,它有頂無墻。“臺”的特點是筑土很高,也就是一種高壇。“榭”是臺上的房子。“樓”是重屋,上下都可以住人。“閣”是架空的樓,不同于一般的“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