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踊甓旧丘西人浮图

踊甓(踴甓)yǒng pì
亦作“踊甓”。 指塔。 宋 苏舜钦 《和邻几登繁台塔》:“踊甓冠旧丘,西人号浮图。” 宋 苏舜钦 王纬 等《荐福塔联句》:“踊甓皇都壮,盘基紫宙雄。”参见“ 踊塔 ”。  ——《漢語大詞典》
冠 guān/guàn《國語辭典》

冠 [ guān ]

  1. 帽子。如:「皇冠」、「凤冠」、「桂冠」、「怒发冲冠」。《左传·哀公十五年》:「君子死,冠不免。」
  2. 位于顶端像帽子的东西。如:「鸡冠」、「花冠」。南朝陈·徐陵〈斗鸡〉诗:「花冠已冲力,芥爪复惊媒。」

冠 [ guàn ]

  1. 戴帽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
  2. 男子已成年。唐·刘禹锡〈子刘子自传〉:「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长成一十七岁,生得一表人才,须然已冠,尚未娶妻。」
  3. 覆盖。《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仆射》:「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4. 超越、领先。如:「独冠群芳」。《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太史公曰》:「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5.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1. 一种古代的仪式。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后亦称成年男子为「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1. 第一的、最优秀的。如:「冠军」。
旧丘(舊丘)jiù qiū
故乡;故居。《后汉书·蔡邕传论》:“但愿北首旧丘,归骸先垄,又可得乎?”《文选·鲍照〈结客少年场行〉》:“去乡三十载,復得还旧丘。” 李善 注引《广雅》:“丘,居也。”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一:“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漢語大詞典》
西人 xī rén
(1). 春秋 时称 周 都 镐京 人。《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毛 传:“西人,京师人也。”《大东》为 谭 人所作, 周 都 镐 , 谭 为东国,故称 周 人为西人。一说指 西周 王朝的贵族。参阅 高亨 《诗经今注》
(2).古时对 山西 、 陕西 人的称呼。《新唐书·韦伦传》:“时中人卫卒多侵暴,尤难治。 伦 以清俭自将,西人赖济。” 宋 范仲淹 《宋故同州观察使李公神道碑铭》:“ 陕西 旧科,吏人采木送京师,度 三门 之险,破散者太半;又每岁市羊,亦遣吏送,而羊多毙于道。二者,吏皆破产以偿。西人苦兹五十年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石烛﹞亦有泪如蜡而烟浓,能薰污帷幕衣服,故西人亦不贵之。”
(3). 宋 代称 西夏 人。 宋 王安石 《与赵禼龙图书》:“如 西 人有文字,词理恭顺,即与收接闻奏。”《宋史·苏辙传》:“ 夏 兵十万压 熙河 境上,不於他处,专於所争处杀人、掘崖巉,此意可见。此非 西 人之罪,皆朝廷不直之故。”
(4).旧时称 欧 美 人。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今则西人於数万里重洋之外,飆至 中华 ,联翩而通商者不下数十国。”《清史稿·时宪志一》:“ 万历 末, 徐光启 、 李之藻 等译西人之书为新法,推交食、凌犯皆密合。”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二四:“有一块墙似的木牌上,写着抗议的十三条件……九: 华 人在工部局投票权,与西人一律平等。”  ——《漢語大詞典》
号 ( 號 ) hào/háo
号 [ hào ]
  1. 名称:国~。年~。字~。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
  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伤~。
  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
号 [ háo ]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叫。
  2. 大声哭:哀~。~丧。~啕大哭。
浮图(浮圖)fú tú
见“ 浮屠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