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壁
- 满江红
- 朝中措(人日蟆颐席间和韵)
- 二十九日游桃李村分韵得春字
- 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
- 格斋
- 观雁湖经行留题
- 过汉州留房公湖一日戏和少陵韵二首
- 过昭君村赋诗
- 黄陵题咏二首
-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
- 金石山林宣参山房
- 句
- 距建德县十里绝一小湖滨湖小山多可爱作诗记
- 蜡梅数枝托悟上人持供南囿
- 临川节中寄季和弟
- 凌丹亭
- 刘子澄约游汉阳郎官湖子澄风雨中绝江先去余
- 留题东屯诗四首
- 六月十八日作
- 六月十四日二首
- 笼鹄山房
- 青神道中
- 青云亭
- 买花
- 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 诗一首
- 石中二首
- 使金诗
- 四月十八日送连帅母丘厚卿三圣院即事
- 送梁漕帅夔二首
- 题跋黄鲁直读书岩字二十言
-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 投壶
- 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
- 戏题
- 下岩
- 邢台
- 严泰伯出示诚斋五诗属予继声奉呈一首
- 雁湖二首
- 游灵岩和韵三首
- 游西湖分韵得栖字
- 又口占小诗五首
-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
- 余十岁时从亡兄仲氏侍先父摄帅江陵郡圃蜡梅
- 再和雁湖十首
- 在唐安郡圃作
- 湛庵出示宪使陈益之近作且蒙记忆再次韵一首
- 真州元夕和韵二首
- 知府李大谏特枉新诗存问甚厚以谢
- 知府丈袖赐新篇愈叹精奇勉缀俚辞干览采
- 中岩
- 庄敬日强斋二首
- 子金舅出示雁湖和章走笔为谢三首
- 雁湖二首 其一
-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 其一
-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 其三
-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 其一
-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 其三
- 又口占小诗五首 其二
- 又口占小诗五首 其五
- 留题东屯诗四首 其四
- 青云亭 其一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一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三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五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七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九
- 四月十八日送连帅毋丘厚卿三圣院即事
- 南歌子 偶与子建小酌,知府秘书惠然临顾,此一段奇也。辄成小阕,呈二使君
- 浣溪沙(人日过灵泉寺次韵少壮)
- 南歌子
- 江神子(劝酒)
- 阮郎归(劝袁制机酒)
- 小重山·燕雀风轻二月天
- 南歌子·紫绶新符竹
- 好事近·莫惜一樽留
- 鹧鸪天·岸柳阴阴跃锦鳞
- 西江月·又送鹏程轩翥
- 北园酌酒观鹤
- 赤壁
- 酬曾景建
- 慈姥岩
- 次韵张季长红梅七言三首
- 登拟岘台诗
- 东山精舍
- 东帅少才兄宠贶七言一首口占八句以谢
- 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
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小名丙哥,小字长寿。为流坑董氏第八世,文肇.渊派人。德元少时,处于日益衰落的北宋后期。然而,远避于群山中的流坑村,却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村中,人心思进,书声相闻,崇文重教的气氛十分浓厚,科宦进入了鼎盛时期。继“五桂齐芳”之后,族中每有父子、兄弟联科等盛事,可是,德元这一房相比他房科甲蝉联就显得不那么景气,其祖父蒙休、父亲奖虽曾致力举业,但均累试失意,终无科名。这对天资聪敏深受科举文化熏陶的德元是个莫大的刺激。于是,他自小就矢志科场,发愤读书,誓为家人争气。
德元在弃举业就教职的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饱读诗书,并求教于族叔后登进士第知浔州(辖今广西桂平县等地)的董观,不久便以学问器重于乡。16岁即考取秀才,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20岁的董德元乡试魁,一举成名,可谓年轻得志。此时他对自己的前程寄予了美好的希望。然而,此后德元虽在靖康元年(1126年)再次中举,但礼部会试累试不中,消磨了他二十余年的黄金岁月,生活潦倒到了无以自养的地步。更使他难受的是,时遭世人的冷落和耻笑,心中苦楚无限。此时他定的一首《柳梢春》词,表露了他科场失意,垂老将临,沉沦无望的苦涩之情,词云: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直到如今,别无收拾,吸清贫。功名已是因循,最懊恨张巡李巡。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
时至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49岁的德元再应礼部试,才以特恩奏名,当了个道州宁远(今湖南宁远)主簿的小官。两年后,以举漕麻,年岁已高的德元,在经漫长岁月消磨后,锐气大减,无意应试,但在众多朋友的强挽之下,还是前行赴试,。在途中,经临江(今樟树)时,郡守彭子从虽为同乡,却讥讽地说:“老榜官耳,何足道。”德元深受刺激,心情难以平静。此次漕试,德元又一次中举。次年,即绍兴十八年会试,52岁的德元决定应试,祷盼能金榜题名,以慰自己深受世人冷落、饱含苦涩的心。
德元时来运转,会试中进士,并在殿试中,其策文大为高宗(赵构)赞赏,名列第一。而因“以有官之故,诏升王宣子居上,而董德元次之崮例与大魁等 ”,时称“恩榜状元”。《董氏文献内志》卷六记载其殿试策题:“朕观自古中兴之主,莫如光武之盛,盖既取诸新室,对恢一代宏模,巍乎!与高祖相望,垂统皆二百祀,朕甚慕之。今子大夫通达国体,咸造于廷,愿闻今日治道,何兴补可以起晋唐之陵夷?何驰骤可以接东汉之轨迹?夫既抑咸宫之锐,谢西域之质,则柔道所理,必有品章贯,要兼创业守文之懿,视夏康、周宣犹有光焉!固子大夫之所蓄积也,其著于篇,朕将亲览。”
董德元的策论,全文不存,在《董氏文献内志》中仅载其数语:“晋之失不在于虚无,失于用兵故耳;唐之失不在于词章,亦失于用兵故耳。东汉固无如是之失也。”相传,在殿试揭榜之日,高宗皇帝亲自接见了董德元,策试放官准则,德元对曰:“治国治民,学问故为重要,然最为重要者雄才也。吾与王佐(王宣子)同列第一,但政治魄力,应尊王佐为首。”高宗听后龙颜大悦,德元既任左承事郎佥书镇南军判官。在返晨途中过临江时,曾冷落讥讽他的郡守彭子从却是百般恭迎。同人同地,人情冷热迥异,德元感触至深,毅然在其迎状上批道:“黄牒初开墨未干,君恩重许拜金銮。故乡知己来相迓,便是从前老榜官。”彭郡守阅后颇有愧色。此诗表露了德元志向晚达、得意非凡的心态,也是对彭郡守的回讽,但后来,德元官至参知政事时,仍起用彭子从为广东使者。这说明德元已忘却旧怨,心胸还是比较宽广的。
德元成为永丰县历史上的第一名状元,与欧阳修一起成为永丰的荣耀,因此,永丰县被称为“欧董名乡”。为了纪念这一盛事,显示地主的荣耀,先后在永丰县城和流坑村兴建了状元楼。
德元中状元时,正是秦桧以太师宰相把持朝政之际。对功名来之不易、一心想在功名上进取的德元,在勤慎行职之余,有意依附秦桧。而秦桧也有意选拔“世无名誉,柔佞易制者”为党羽,故而德元在官场上十分得意,被一再提拔。先入朝为秘书省秘书郎,改吴、益王府教授,擢大常博士,历礼部员外郎,转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转中书舍人,六月为吏部侍郎升尚书,八月拜参知政事权基仆射。
德元成了秦桧的得力助手,做了不少使他自己后来也深感悔疚的事情。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秦桧之孙秦埙应礼部试,秦桧安排德元等亲信为考官,德元对秦桧的意图心领神会,于是商定取秦埙第一,然因高宗看到秦埙之策论,实不高明,才降秦埙为第二,而以张孝祥为第一。为讨好秦桧,对秦桧所不容者,德元即为其劾罢。如绍兴二十四年,御史中丞魏师逊“少忤桧意”,德元即上章攻其“怀忤嗜利,不恤国事”,遂落其职;次年,左朝散大夫赵令衿读秦桧家庙记时,口诵:“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被人告发,德元又劾其“专事狂悖,交结罪人,伺探国事”,赵令衿被编管汀州,置狱。然而,就在德元为参政知事、充大礼使代高宗祀南效封庐陵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权势日隆之际,秦桧却一病呜呼,时为绍兴二十五年十月。秦桧临死前,召德元至病榻前嘱以后事,德元接受了秦桧所赠的黄金千两,这就为自己留下了“秦桧同党”之佐证。是年十二月,在殿中侍御史汤鹏举等人的揭发下,德元被罢官。
罢官后的德元,已年届花甲,心志大为失落,无颜回流坑见乡亲父老,便携其幼子克勤在吉州吉水县的土桥头,作“三宜堂”寓居。他回首往昔,曾有过苦楚,有过欣慰,有过羞辱,有过荣耀,民态炎凉,人生沉浮,使他感慨万千,而登第后骤进而倏罢的一切,又使他心身负重,愧悔缠绵。于是,他在自建的“休荣亭”上手书“闲谈休论荣枯,静坐常思得失”一联。第年“天中节”(家历五月初五),德元孝要到永丰县城恩波亭的放生池中,取飞鸟潜鱼纵之,并曾写有《放生池记》,刻石竖于池南。这也许为了遣散、冲淡因以往所为而致的忧思愧意,以减轻心中的负疚;或也许是感于人生的艰辛和短暂,且身不由己,好比池中鱼笼中鸟,借此来寄托自己的幽情。直到九年后(德元去世第二年),即隆兴二年(1164年)正月,才许其以左中大夫、提举太平兴国宫复端明殿学士致仕。
德元虽为状元,又官职显赫,而不能入张贤祠,但在流坑千年的历史上,以其科名最高、仕宦最尊、爵位最崇,朝廷对其上辈的封赠之多(共10人),其子孙荫补之众(共6人),是流坑历代众多官宦不可相比的,给其家族带来了极高的政治声望。除状元楼外,董氏在村中为纪念他等,还建有宰相”状元坊“、”文武魁元坊“、”子男封坊“和”三元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