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 次韵玉汝谢橘
- 狄梁公祠次匏庵韵
- 云山图二首 其二
- 白髭叹
-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二
-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 其二
- 吴文定公挽词
- 送韩亚卿谒陵
- 过故状元施宗铭坟
- 寄陈一夔
- 过范氏近竹园
- 洞庭新建厅事柱下获一瓮中有钱曰太平喜而口占
- 和见素尚书得谢之韵二首 其一
- 舟次张秋冒雨上读徐武功治水碑
- 送盛进士应期归娶吴中
- 辽城怀古(二首)
- 送戚时望佥宪之湖广
- 送杨侍读维立之南京
- 海虾图
- 昌平刘谏议祠
- 胡人归朝歌
- 送赵栗夫归省吴江
- 送刘御史还蜀(规)
- 次韵杨维立初入史馆
- 赠河南巡抚杨贯之
- 送高良新知归州
- 朱天成寄酒味变
- 赠梁都宪巡抚四川
- 送吴大章还宜兴(编修克温父)
- 送倪尚书之南京
- 避暑傅氏山庄次陆学士廉伯韵
- 送钟钦礼还会稽
- 五月七日陪祀泰陵
- 酒熟志喜
- 徵明饮怡老园有诗次其韵
- 夜过西虹桥
- 十一绝句
- 赠琴士杨凌
- 喜雨
- 送僧归洞庭
- 恭送孝穆皇太后梓宫迁祔茂陵
- 送石邦彦知汜水
- 送李士钦祭淮渎
- 早起
- 耳鸣
- 除夜三首 其一
- 除夜三首 其二
- 除夜三首 其三
- 郑氏钟秀楼
- 归省过太湖
- 送孙廷宪训导之夏邑
- 哭逊之振之兄三首 其一
- 哭逊之振之兄三首 其二
- 哭逊之振之兄三首 其三
- 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 其一
- 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 其二
- 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 其三
- 尹冢宰寿词二首 其一
- 尹冢宰寿词二首 其二
- 赠写真贾志
- 孝宗皇帝挽章二首 其一
- 孝宗皇帝挽章二首 其二
- 予伏林下睹闾阎之疾苦悯征求之繁多伤循吏之难值也每以为叹癸酉六月客有过予谈海虞胡令之政者为赋诗
- 送萧九成
- 次韵东冈十咏 其一
- 次韵东冈十咏 其二
- 次韵东冈十咏 其三
- 次韵东冈十咏 其四
- 次韵东冈十咏 其五
- 次韵东冈十咏 其六
- 次韵东冈十咏 其七
- 次韵东冈十咏 其八
- 次韵东冈十咏 其九
- 次韵东冈十咏 其十
- 瑞柑诗
- 丁丑十一月得宣府报
- 丁丑季冬二十三日过永定邵氏舟次荆溪和杜子美客夜韵时杜允胜陈宗让同行
- 夜泊方桥
- 河桥舟发归途作
- 宿毗陵驿
- 黄勉之明水草堂
- 偶成三首 其一
- 偶成三首 其二
- 偶成三首 其三
- 玉林
- 故顺庵骆先生挽词
- 迎驾
- 春日应制 其一
- 春日应制 其二
- 夏日应制 其一
- 夏日应制 其二
- 金山
- 登西马坞
- 卧病
- 陪夏宪副正夫游石湖
- 三十五初度
- 辽城怀古二首 其一
- 辽城怀古二首 其二
- 送陆汝昭通守东昌
- 送吴汝器下第归吴江
- 李承芳承箕下第以诗投赠酬之
- 试院赠外帘吕推官
- 送曾侍读士美之南京
- 叶文庄公夫人寿词
- 送彭阁老还江西
-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一 尚絅
-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二 名甫
-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三 贞甫
-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四 全卿
- 咏并蒂莲三首 其一
- 咏并蒂莲三首 其二
- 咏并蒂莲三首 其三
- 题夏正夫游石湖虎丘诗卷
- 雨窗诗意
- 寄严守邵文敬
- 送杨琴士
- 独坐
- 送同年范以贞还任宁国
- 谒文丞相祠
- 姚少师像
- 游华严寺
- 元耶律丞相墓和匏庵韵
- 戊申岁
- 雪
- 送刘侍讲景元使交南
- 送吕丕文给事使交南
- 送蔡进之还洞庭
- 寄福建戴方伯
- 送袁进士翱纂修
- 始预经筵次匏庵韵
- 陈给事玉汝羞鳖见邀雨不克赴以鳖见馈作诗谢之
- 送陈汇之正郎出知曹州
- 送韩勋
- 送王允常佥事之广东
- 半舫斋种竹
- 中秋夜超胜楼玩月
- 顾氏三辰堂
- 和玉汝谢橘
- 赠何医士
- 史馆岁暮述怀次匏韵
- 送杨润卿给事按贵州边储
- 送冯原孝知扬州
- 送林教授致政闽中
- 送陈进士恪知宿松
- 哭原巳次匏韵
- 哭张修撰亨父次谢祭酒韵
- 李学士释服诸公有诗趣入史馆因次
- 次韵廉伯庶子昼寝
- 送僧如海还金泽
- 送建德尹蒋文广致政还光福
- 九月晦日玉延亭看菊
- 送林方伯还闽
- 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
- 天昭子希周失解
- 送汝行敏知南安
- 赠全卿
- 送顾承之还吉安省觐
- 方岩书院次谢祭酒韵二首 其一
- 方岩书院次谢祭酒韵二首 其二
- 送传中舍曰会分封鲁府
- 送刘以初下第还常熟
- 送陈员外于章分司芜湖
- 寄汀漳守备西指挥
- 送陈尧弼知会稽
- 送张时学知遂安任叔顺知定海
- 送白廷臣知崇仁
- 送周民则同知袁州
- 送吴大章还宜兴
- 送钱正术还姑苏
-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 其一 望海亭
-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 其二 仰高亭
-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 其三 采藻亭
- 送谢祭酒之任南雍
- 玉汝看葵见寄
- 寄题明秀楼
- 送周进士炯还常熟觐省
- 玉汝作东眺轩不忘在东诸君子也次其韵
- 赠顾镛
- 游京城西山三首 其一
- 游京城西山三首 其二
- 游京城西山三首 其三
- 送陈郎中一夔录囚
- 匏庵臂疾予问之偶迟有诗见贻次其韵
- 送张学士廷祥之南京
- 郊祀斋宫次仲山韵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二 淮口值风舟几覆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三 过扬子江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四 宿龙潭驿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五 舟发龙潭驿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六 观音山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七 至金陵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八 场中初九夜有感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九 中秋夜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十 鹿鸣宴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十一 朝孝陵
- 秉之送至京口别去有诗和之 其一
- 兴济阻风速沈方伯时畅饮
- 寄题拱北楼
- 送薛金下第还江阴
- 送华昶下第归无锡
-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三
- 送唐子畏之九仙山祈梦
- 登毗卢阁
- 赠黄道士
- 第三泉亭联句
- 留别王浚之和文定公韵
- 送王守会试
-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 其三
- 毛都宪七十邵二泉以前韵为寄复次之
- 修书馆秋晚白莲一朵忽开
- 陈以钧得子二首 其二
- 六十初度自寿四首 其二 阮郎归
- 赠刘司马时雍
- 太平鸟
- 林见素自吴过二泉二泉有作次其韵 其二
- 寄河南顾参议崇善二首 其一
- 石公山试剑石
- 归自西洞庭阻风登鼋山绝顶
- 重改灵岩玩月诗
- 荆溪杂兴六首 其三 罨画溪
- 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 其三 驻马听
- 胡太守冬季存问谢之
-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 其四
- 禽言 其一
- 中元朝陵值雨已而开霁次倪韩二长官韵 其一
- 云山图二首 其一
- 朱半山挽词 其二
- 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
- 东湖书院为吴献臣都宪赋
- 得孙喜而有作
- 赠写真
- 题画 其一
- 冢宰三原王公寿词
- 胡太守孝思奉诏存问过太湖有作次其韵 其二
-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其二
- 忆秉之 其五
- 和马少卿见慰独居之韵
- 水仙花
- 户部正郎无锡钱世恩乞归养母作楼曰受日予为赋诗
- 题旧写真
- 王应爵侍御家园八景 其六 慕濂亭
- 次师陈西干草堂韵
- 还至维亭
- 送盛斯徵都宪巡抚江西
- 甘露寺
- 长啸猿
- 挽施仁德
- 凤雏行赠毛锡朋
- 王唯颙款鹤轩 其二
- 双湖诗为佥宪谢廷柱作
- 匏谓木奴与鸭脚子同至不宜见遗仍次前韵 其一
- 洞庭新居成
- 送马良佐学士还南京
- 匏庵和乐天五十八归来因同赋
- 重阳后五日延陵奉菊为寿五色皆具而紫菊特奇因赋
- 山行三首 其三 灵岩怀古
- 相城谣
- 追思慈爱堂为武定侯郭勋赋
- 灵岩山
- 对山 其三
- 延哲冠
- 抱子猿
- 望阳山
-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一 杨柳青舟中见月
- 春日山行三首 其一
- 重阳后复雨速东冈
- 赠石湖卢隐君伯常
- 自横山归洞庭
- 赠郭孟丘
- 陆长卿为三山甚伟因赋
- 送茹銮知唐县
- 送尤宗阳进士之京 其二
- 秉之齿落有诗且羡予齿之牢和其韵以慰之且自慰云耳
- 庆成宴二首 其二
- 朝陵行
- 和秉之得子
- 送秉之还吴
- 读白集
- 侄延学作亭湖上甚壮欲予诗以落之率成二首 其一
- 鹦鹉二首 其二
- 韩侍郎庭中芍药盛开
- 过黄墅沈氏阻风望洞庭甚近而不能至
- 次韵马少卿经筵纪盛
- 偶成
- 再次
- 送同年袁德宏还任汉中
- 林屋洞口古井
-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 其一
- 题任月山饮饲图
- 送吴县簿董仁之任鄞丞
- 访元德
- 至徐州口占四绝 其一
- 与秉之登郡城楼
- 过西洞庭徐氏
- 匏庵约山行以秉之弟初至不赴
- 送李文选唯诚册封岷府
- 次韵沈方伯良臣为余七十之寿沈与余同生庚午又同在郡胶今同致仕
- 送严太守永浚知西安
- 种竹
- 登缥缈峰
-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 其三
- 丹阳孙思和访余于洞庭诗以送之 其二
- 送仲山之任广东参政
- 贺林冢宰二首 其一 南乡子
- 送颜楫楫同年水部澄之之子也 其一
- 游穹窿山
- 和杨侍读介夫得子
- 闻尚书泉山林公讣
- 十三绝句 其一
-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二
- 题画 其二
- 和邵二泉申诏许终养韵
- 满江红 寿徐少傅
-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二 南峰
- 和九逵见招山行
- 送苏伯诚编修佥江西宪司提学
- 唐子畏临李成群峰霁雪图
- 苦热
- 送白主事辅之还任南京
- 次韵林都宪待用蜀中行师二首 其一
- 雨中对梨花四首 其四
- 代简速仲山
- 乙亥新正十日过陈湖二绝 其二
- 卢师召侍御新建范文穆祠于石湖傍有诗次其韵
- 闰中秋观月仍两度生辰喜而有作
- 忆秉之 其二
- 五月十三日过东冈看新竹时杨梅正熟红绿掩映甚可观也诗因及之
- 次邵侍郎国贤见寿之韵
- 茅山巧石亭
- 忠节祠
- 海月庵观灯
- 弃妇怨
- 咏鱼枕灯
- 云间曹宪副时中梦予抱病作诗见及有可惜中兴天下计独留忠鲠老东吴之句因酬之
- 自西山归东洞庭
-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
- 过南夫内翰于玉延亭
- 送颜楫楫同年水部澄之之子也 其二
- 送徐季止还南雍
- 韩文公蓝关图
- 碧螺峰
- 野航
- 王应爵侍御家园八景 其二 静观轩
- 诸葛武侯
- 送表兄叶志通
- 过长江
- 松石斋
- 览黄省曾明水集
- 延哲初就外傅
- 石田学蒙泉阁老画蒲萄
- 送人之南丰
-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一
- 二月真适园梅花盛开四首 其一
- 消夏湾 其一
- 送尤宗阳进士之京 其一
- 焦山
- 寄韩尚书贯道
- 戏题羊皮灯
- 长安新堤成
- 陆凤刲股愈母疾
- 赠仲山
- 海月庵观镫
- 野人献菊碧色每丛作双鸟并立名鸳鸯菊为之赋诗 其一
- 赠戴大宾
- 东山图寄同年谢少傅
- 题画牛 其三 丙吉
- 诸友饮怡老园分韵得春字
- 橘荒叹
- 奉和东冈岁暮有怀见寄之韵
- 雨中对梨花四首 其二
- 我生
- 庭梧七首 其七
- 喜雨二首 其一
- 次韵林都宪待用蜀中行师二首 其二
- 喜雨二首 其二
- 十三绝句 其九
- 知乐亭
-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 其二
- 五色菊 其一
- 孟子河孙氏楼
- 宿法华寺
-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其三
- 内阁赏芍药四首 其四
- 游招隐等寺
- 兰竹
- 贺李谕德子阳五十得子
- 梁州序 贺秉之授经府
- 对山 其一
- 至徐州口占四绝 其二
- 五月七日陪祀泰陵二首 其一
- 游虎丘二首 其二
- 送毛百朋之北京应举
- 阳山大石联句
- 荆溪杂兴六首 其四 张公洞
- 倪同知加冠服致仕
-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 其九
- 庚申长至有事于东陵倪冢宰吴韩两少宰俱有诗赠行和之
- 游治平寺登吴王郊台
- 次韵匏庵谢橘 其二
- 志喜和秉之韵 其二
-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 其一
- 送王尚书之南京户部
- 与宜兴邵天锡小饮象鼻岭
- 胡太守再次前韵复荅之 其一
- 读击壤集效其体 其二
- 和林都宪见素侍用见寄之韵三首 其一
- 杏林
- 七月三日大风
- 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 其二 皂罗袍
- 再游林屋洞
-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 其三
- 谢安围棋图
- 宿迁别安隐兄
- 再至天王寺有感 其二
- 山行三首 其一 天平
- 十三绝句 其十
- 东冈隐士筑亭于松竹之间名曰款相意以为予予不敢当而有也为易曰来贤八月二十四日初会亭上口占一律
- 禽言 其二
- 金氏亭上赏菊昔曾于此看牡丹
- 野人献菊碧色每丛作双鸟并立名鸳鸯菊为之赋诗 其二
-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四 金山
- 和谢少傅晚步见寄之韵
-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 其八
- 送陈指挥蕃迁浙江都司
- 怀山
- 飞仙图
- 邹道士听雨堂
- 观福建内臣进花鸟赋
- 与严太守道卿同登莫釐峰
- 赠僧还杭州
-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 其二
-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一
- 广成子寿图
- 奉次杨靳二阁老见寿之韵
- 十四日庆成宴上作
- 题秉之塘桥新楼
- 忆秉之 其三
- 和莫曰良早朝之作
- 晚渡白洋湾
- 沽头行三首赠陈水部
- 题竹赠陈御史瑞卿
- 谢尚书挽词
- 赠郭挥使宏守备永平
- 八月十六夜匏庵携酒过宜晚轩 其二
- 送刑部员外郎王存敬省祖
- 赠曹铭
- 坐法华寺后石上望横山人家历历可数寄王元德
- 送张汝勉知祁州
-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三
- 梁州序 吴惟谦同年寿词
- 赠毕生昭
- 韩见和复次韵
- 送吴禹畴之任广东兼柬仲山
- 忆秉之 其四
- 望海行
- 久旱喜雨
- 三月六日庭前柏树有露如脂其味如饴或曰甘露或曰非也作诗纪之
- 燕巢叹
-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三
- 和
- 延哲使归自福建得衢州锦川石立于庭前戏作
- 青山
- 赠少傅徐公挽词
- 癸酉春雪
- 闻蛩
- 壬戌九月
- 游天池和仲山韵
- 次韵匏庵谢橘 其一
- 重赋吊文丞相祠
- 听人弹琴
- 游功德寺
- 宿卢氏芝秀堂留别师邵师陈二首 其一
- 董谕德文玉归省其父太守德初诗以寄之德初余同年进士也
- 庭前牡丹盛开
- 重游一云寺
-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其一
- 登楼诸山忽不见盖为云雾所隐
- 韩亚卿贯道见示屠冢宰诸公倡和之作
- 志喜和秉之韵 其一
- 春日山行三首
- 送周驸马祭告孝陵
- 苦雨二首
- 春日山行三首 其三
- 次木斋阁老见寄之韵 其二
- 送李给事贯使占城
- 韩文公勘书图
- 己未岁南归至德州口占
- 宜晚轩
- 送沈世隆
- 中元朝陵值雨已而开霁次倪韩二长官韵 其二
- 宿华严寺
- 避暑傅氏山庄次陆学士廉伯韵二首 其一
- 野人献菊碧色每丛作双鸟并立名鸳鸯菊为之赋诗 其三
- 即事
- 送史进士巽仲归省溧阳
- 静观楼成众山忽见
- 送萧尹九成
- 饮徐氏新楼
- 鹦鹉二首 其一
- 庭梧七首 其二
- 鼠须笔
- 雨钱
- 和林都宪见素侍用见寄之韵三首 其三
- 游湖
- 苦雨和施鸣阳
- 次韵秉之莲花镫
- 赠杨君谦
- 赠陈御医公尚
- 纪梦
- 石湖阻冰联句
- 伤庭梧
-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 其一
- 入仙献寿图
- 奉和屠侍郎元勋谒陵
- 登万寿寺佛阁
- 内阁赏芍药四首 其三
- 月夜与客饮千人石
- 六月十九日避暑偃月冈
- 次木斋阁老见寄之韵 其一
- 题画牛 其一 李密
- 秉之惠巾制甚奇似东坡而小异老夫之所宜戴也赋诗谢之
- 宜兴张氏双桂堂
- 癸亥岁二月八日看牲
- 钱汝砺院使八十
- 胡太守再次前韵复荅之 其二
- 偶成二首 其一
- 喜玄敬少卿致仕
- 荆溪杂兴六首 其一 惠山至永定
- 茅山
- 十三绝句 其六
- 和见素尚书得谢之韵二首 其二
- 秋日斋居值雨已而大雪呈韩亚卿二首 其二
- 湖心亭
- 怀恃卷为归仁赋
- 将发阻雨
- 赠况山人
- 兰竹石
- 郊祀斋居次韵倪冢宰
- 吊文山遗墨
- 题画牛 其二 牛弘
- 内阁赏芍药四首 其二
- 金泽僧辨如海年八十九矣手制莼菜并诗见贻因和之
- 荆山小景为王维纲兵侍赋
- 送李茂卿大理还嘉鱼
- 饮德州郑主事分司园亭
- 癸未春予送女至京口至之明日为上元节是夜宴邃庵杨少傅第少傅悬灯于山灿烂奇甚
- 恭毅章公挽词
- 十三绝句 其十二
- 米南宫苕溪春晓图
- 己卯开岁连雪有作
- 匏谓木奴与鸭脚子同至不宜见遗仍次前韵 其二
- 六十三初度君谦以词为寿和之 其一 一封书
- 送周院判原已还任南京得杲字
- 三月三日庭前白牡丹一枝独开
- 忆秉之 其一
- 亲政篇
政治
筹边计熟
王鏊面对明自正统以来的边患频繁、国势渐弱的现实,呈《上边议八事》,提出自己的治边八策(定庙算、重主将、严法令、恤边民、广召募、用间、分兵、出奇),而多被采纳。对武宗的“嬖幸乱政,功罪不明,委任不专,法令不行,边圉空虚”深感忧虑,并希望武宗“大奋干刚”。
对抗权宦
面对武宗宠幸宦官、荒淫冶游,特别是刘瑾等“八虎”的倒行逆施,王鏊与韩文等敢于发奸。但这件事终因“八虎”向武宗“乞命”而发生逆转,结果是刘瑾掌司礼监,大学士刘健、谢迁被迫致仕,刘、谢、韩等五十三人还被诬结党,后韩文被逮下锦衣狱,刘、谢被削籍,其后又夺诰敕。而在这场斗争中,王鏊却入阁,虽然正德四年四月,他又不得不致仕,却得到了善终。嘉靖初,他在《谢存问疏》中曾说:“适值逆瑾盗政,播弄威福,臣力既不能沮抑,性又不善诡,随不得已乞身而退。”他在《我生》一诗中写道:“委顺齐宠辱,冥怀无丑好。得之亦不惊,失之曾不懊。”由此可见,王鏊立朝,有执政才能,不乏正义感,但明哲自守的处世哲学依然很明显。
深睹民苦
王鏊归乡后,目睹吴中重赋之苦,作《吴中赋税书与巡抚李司空》,精辟剖析了吴中重赋之形成、发展、现状及对策,成为不朽的名作,为学者研究明代吴中重赋的权威依据。
文学
一变文风
王鏊博学善于识别人才,文章雅正,言谈议论明晰流畅。晚年著《性善论》一篇,王守仁看后说:“王公的文章达到精深的境界,世上的人也很难达到。”他在弘治、正德时期,以高第探花、台阁重臣的身份,对台阁、乡邦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他的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他承接了吴宽的老一批吴中交游圈,又发展了新一批吴中及淮左文人,交游较密切的如文徵明(文壁)、唐寅、都穆、蔡羽、邵宝、杨一清、靳贵及“娄东三凤”等。继吴宽之后,他对吴中诗派,尤其是其中坚力量如“吴中四才子”等,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文章大家
王鏊著作《震泽长语》 王鏊的文学观点是复古的,但他显得比较开通一些。一是在复古范围上,他不专于唐,亦不专以宋,而是比较辩证地看待前代诗歌:“予尝评古今诗,唐以格高,宋以学胜,至元乃出入二者之间,其实似宋,其韵似唐,而世变之,高下则不可强也。”二是在复古方法上,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词”、“为文必师古,使人读之不知所师,善师古者也……所谓师其意,不师其词,此最为文之妙诀。”他崇尚韩愈、王安石的文章,认为韩文“变化不可端倪”,皇甫湜得其奇,李翱与张籍得其正,而李翱又兼得其态,“合三子一之”才是完整的。因此,王鏊又强调,如要师其意,就需要博学,需要精思,需要领悟。朱彝尊说王鏊“以经义重,诗非所长。”今观其集,古体诗中杰作不多,惟歌行体中偶有力作。但王鏊写得最好的是七言近体。王鏊集中还有一组集中写武宗荒淫逸游的《十三绝句》,温雅之中深含讽刺,十分难得,朱彝尊极为欣赏,称其“甚得讽谏之体。”王鏊“时文工而古文亦工”,为一代文章大家。他黜浮崇古,湛深经术,所以其文章舂容醇厚、渊深博赡,颇有唐宋遗风。其“墓志铭”类文章,写人纪事,重视节操,联系时运,舂容有度,不华不饰,质朴典重,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如为顾佐、倪岳、赵宽、沈周等人写的墓志铭等。见于他的“杂传”中的一些经学、史学类的文章,则更显示出他的湛深学识和纯雅而明畅的文风。
个人作品
王鏊著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皇明经世文编》辑有《王文恪公文集》。王鏊还曾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任《孝宗实录》副总裁。并与徐溥等共修《大明会典》,任副总裁。其所撰《姑苏志》共六十卷,分沿革、疆域、山水、风俗、户口、城池、寺观、古迹、纪事、杂事等,共三十一门。该志采用纲目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该志“繁简得中,考核精当”。
书法
王鏊有书名,书法清劲爽健,结字纵长严谨,得峭拔风神。不足处似清健有余,沉稳不足,笔画略见干涩,此或与硬毫书有关耳。
藏书
王鏊家居共14年,“不治生产,惟看书著作为娱,旁无所好,兴致古澹,有悠然物外之趣”。筑“颜乐堂”、“宜晚轩”,富藏书。与吴宽、唐寅、文徵明等藏书家互相唱和。曾自称:家世藏书,分散于数处,以防散佚、水火之虞。清人姜绍书论他为明一代藏书家之一。藏书印有“济之”、“御题文学侍从”、“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王济之图书”、“大学士章”、“三槐之裔大宗伯章”、“震泽世家”等。刊刻图书有《孙可之集》、《古尚方》等。
早有才名
王鏊于明景帝景泰元年八月十七日(1450年9月22日)在洞庭东山震泽乡胥母界陆巷口王氏三槐堂王琬旧第出生,其父王琬曾任光化知县。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随父北上入京师,习业于国子监,写得一手好文章,其文一出,国子监诸生就争相传颂,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感到惊奇,称他为“天下士”。
成化十年(1474年),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
成化十一年(1475年),在礼部会试又取得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被授为翰林编修,一时盛名天下。
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阶文林郎。八月,上疏乞假还乡。抵家三月后,母叶孺人逝世,王鏊便守制居家。
成化十六年(1480年),王鏊仍守制在家,闭门读书,远避权贵。
成化十八年(1482年),王鏊还朝,复职翰林编修。
规劝孝宗
弘治四年(1491年)八月,《明宪宗实录》修成,升任右春坊、右谕德、侍讲经筵官。当时孝宗宠信宦官李广,整日在李广陪伴下游玩。王鏊便以周文王勤政的典故反复劝谏,终使孝宗感动。日讲完后,孝宗对李广说:“讲官指的是你们。”在选择太子僚属时,孝宗命他以原职兼任太子谕德,不久转少詹事,因吏部尚书韩文荐,擢为吏部右侍郎。
弘治七年(1494年),进阶奉直大夫、右春坊、右谕德。
弘治八年(1495年)三月,改侍读学士,充日讲官。
弘治十年(1497年)三月,孝宗敕令修《大明会典》,由大学士徐溥任总裁,王鏊任副总裁。
弘治十三年(1500年),进吏部右侍郎,仍兼日讲官。
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鏊父王琬去世,王鏊返乡奔丧。
弘治十七年(1504年),撰《震泽集》成,同年八月,重修《姑苏志》成。
匡补时局
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王鏊被起用为吏部左侍郎,参与编修《明孝宗实录》,任副总裁。当时明武宗“好逸乐”,不问政事,太监刘瑾专权,吏治大坏。王鏊与吏部尚书韩文等人要求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失败未成。不久,刘瑾入司礼监,大学士刘健、谢迁相继离去,内阁只有李东阳一人。刘瑾想引焦芳入阁,但廷议只推荐王鏊。刘瑾迫于公论,命王鏊以原职兼学士,与焦芳一同入阁。一月后,升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国史总裁、同知经筵事。十二月,明景帝汪皇后去世,朝廷对以什么规格举行丧礼拿不定主意。王鏊说:“皇妃并非因罪被废,应恢复原封号,按妃的规格安葬,按皇后的规格祭祀。”武宗便下令停朝,按皇后规格祭祀。
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仍任户部尚书。 正德四年(1509年),明宪宗废后吴氏(吴废后)去世,刘瑾要按普通宫女的制度把她的遗体焚烧、草草安埋。王鏊认为不可,最终才得以妃礼下葬。当时,尚宝卿崔璇等三人被迫害差点死去,王鏊对刘瑾说:“士可杀,不可辱。现在对崔璇侮辱并且又要杀之,我还有何脸面留在内阁。”李东阳也极力相救,崔璇等才得以免死遣送戍边。刘瑾恨已致仕的韩文,一心要置他于死地,又想借故中伤刘健、谢迁,王鏊与李东阳前后都极力相救,使刘瑾阴谋未得逞。有人在刘瑾面前诽谤杨一清,称他筑边墙浪费军需。王鏊争辩道:“杨一清为国修边,岂能以功为罪?”刘瑾对兵部尚书刘大夏发怒,将他逮至京城,要以激变罪名判其死刑。王鏊争辩说:“岑猛不过是拖延没去罢了,未叛变怎能说为激变?”
急流勇退
当时刘瑾权倾朝内外,王鏊起初开诚布公的劝谏刘瑾,刘瑾有时接纳。而焦芳专于阿谀奉承,刘瑾更为专横,士大夫深受其害。王鏊无法挽救,就力求辞官返乡。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他三次上疏请辞,才被批准。武宗赐他玺书、马车,有关部门按旧例供应粮食、奴仆。王鏊家居十六年,廷臣交相荐举,终不肯复出。
寿福康宁
正德五年(1510年),《明孝宗实录》修成,王鏊因曾参与编修,获赐白金五十两。
正德八年(1513年),王鏊撰成《震泽纪闻》。
正德十年(1515年),王鏊撰成《震泽长语》。
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鏊撰成《震泽文集》。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王鏊与门下士祝允明等八人于怡老园之池亭饮宴,并赋诗唱和。
嘉靖元年(1522年),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派行人柯维熊慰问王鏊,并赐羊酒以示优眷。王鏊上疏致谢,并奏献《讲学篇》和《亲政篇》,世宗优诏回报,特荫其一子为中书舍人。
嘉靖三年(1524年),世宗又命有关部门慰问王鏊。同年三月十一日(4月14日),王鏊于家中逝世,享年七十五岁。世宗闻讯后,辍朝一日,赐麻布五十匹,赙米五十石,谕令祭九坛,诏命工部派人前往办丧。追赠太傅,谥号文恪。
嘉靖四年(1525年)正月初一,葬于洞庭东山梁家山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