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病思三首

起个诗意的名字
已见横山塔,兰溪路不多。
青铜吾欠此,竹叶奈渠何。
贫病成驱役,幽忧复放歌。
平生钓台下,老矣负渔蓑。
作者头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猜你喜欢

短栏孤艇倚中流,历历江山拭远眸。溪影翠摇堤畔柳,波光晴拥驿边楼。
宦途故旧多青眼,尘世功名尽白头。篷底才怜宁寝夜,又飞清梦绕皇州。
(qī)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zhào)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此:此处。为别:作别。还:再。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赏析]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此诗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此诗“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非常著名。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家住青山下,时向青山上。
苍落岁欲晚。
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
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
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
沙禽逈未惊。
湘波各深浅。
空轸念归情。
少年曾诵二泉诗,不似庐山未见时。苍翠已从言外得,巑岏到使梦中迷。
欧公履历能忘险,朱子文章足解疑。今日维舟访真迹,三君容我
省署捐华要,山樊适性灵。身齐漆园吏,人授济南经。
紫气龙泉掩,玄堂马鬣扃。年年椒糈奠,图象在丹青。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残阳淡淡无语,零落故王宫。前日雕兰玉砌,今日遣台老树,尚想霸图雄。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慨悲歌,怀故国,又东风。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