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滪之石谁劖镌,恶骇天下形眇然。客行五月潦始涨,但见匹马浮黄湍。
时时吐沫作濆淖,灂灂有声如粥煎。蜀江西来已无路,凿山作浍方成川。
瞿唐之口狭如带,乃欲纳此江漫漫。奔流下赴故偪仄,汝更争道当其前。
舟师欹倾落胆过,石孽水祸吁难全。山川丘陵皆地险,惟此险绝馀难肩。
东坡笔端喙三尺,愿与作赋评嘲喧。云非此石峡更怒,臼头忽作倾城妍。
我从巫山飞一棹,欢喜偶脱蛟龙涎。是非信否未暇诘,且上高斋清昼眠。
猜你喜欢
滟滪堆头一叶舟,半年人共水东流。
平生快意才如此,不数东南数十州。
三足立千尺,一身通万窍。沃焦海坚强,底柱河竦峭。
鼎镇龙伏毒,城鏖水敛暴。流分折合劲,行曲平直躁。
狂澜江心抵,浮航峡口导。篙嵌撑审固,舵准捩执要。
乘波趁奔腾,捎濆避攻剽。冬喜鲸牙拔,夏怵虎尾蹈。
奖功归神明,惩罪示形貌。大濒牛马危,小受龟鳖吊。
庾公祷或灵,苏子赋惟妙。飞仙挟游敖,磐石坐垂钓。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háng)。
天意存倾覆(fù),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lǎn),行止忆垂堂。
在瞿塘峡那湍流之中,巍然立着一堆巨石。到了江寒水浅之时,巨石出水很高。
把牛沉于水中,以祭山林川泽。即使得到保护,在滟滪堆如马时也绝不可行船。
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倾覆危险,于是造物神功设此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
把系船的缆绳解开。因靠近堂屋的屋檐之下,堂屋屋檐檐瓦坠落可能会伤到人。
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部.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997-998
3、张燕瑾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99-201
4、葛景春.杜甫诗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89-90
巨积:谓物品成堆。出水:出自水中。
沉牛:亦作“沈牛”。谓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如马:形容滟滪堆之大。舟航:行船。
倾覆:倒塌;翻倒。神功:神灵的功力。混茫:亦作“混芒”,指广大无边的境界。
干戈:指战争。垂堂:靠近堂屋檐下。
《滟滪堆》出自《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此诗描绘了滟滪堆雄浑险恶,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的忧虑与无奈。
首联“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开门见山,突出滟滪堆之大,接着下句表现了滟滪堆之高,其中一个“巨”字和一个“长”字,不但突出了滟滪堆之高之险,而且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
颔联“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这两句化用了当时的谚语之意。谚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这一联承上而来,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
颈联“”在诗人看来,这是上天有意使航船存在着倾覆的危险,于是就使造物神功设此巨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船。在此,把滟滪险滩化为水候(即水在不同季节变化的情状,并成为警戒行船的标石)。
尾联“”诗人在战乱中,漂泊不定从成都乘船辗转至夔州,一路走来险象环生。故最后一句写道:“行止忆垂堂。”“垂堂”因檐瓦坠落可能伤人以此喻危险的境地。从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以“忆垂堂”为结,不仅写出诗人无尽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动乱的现状。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借物抒情,从诗歌来看,好似在写“滟滪堆”的自然险恶,而实际上诗人抒发了“行止忆垂堂”的忧虑心情。其次,侧面描写,诗人在诗歌中,多次引用典故谚语,从侧面突出了要表现的情感。
河有砥柱山,江有滟滪堆。此皆一当百,转激生风雷。
碎石所积成,根结元气胎。崭如太古木,历劫逃天灾。
扁舟出当中,一触愁崩摧。如象复如马,涨流益喧豗。
吴楚萃珍奇,巨舸嵯峨来。关司启闭严,争逐无迟回。
我行良独难,尔何嗜货财。
小醵无妨职,嬉游不离城。
盘随丰俭出,杯听浅深倾。
附耳俱情话,巡檐各意行。
归犹有余兴,后会莫寒盟。
蛾眉霜雪隔重闱,采采云英望未归。青鸟不来春又去,门前数尽落花飞。
三顾当年尚草庐,南阳谁识卧龙居。舍人自是出世佛,学子犹呼行秘书。
视草似闻虚翰苑,追锋看即近郊墟。论思好为苍生计,莫学辛毗谩引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