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泠泠,月明明,风月谁家砧杵声。声声思远道,少妇朱颜老。
不但捣衣愁,愁在无衣捣。不捣月下砧,欲捣游子心。
游子心非铁,闻之宁不折。
猜你喜欢
又名: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yàn)那从北地来。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那:为何。北地:北方。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瑞霭滹沱雨霁馀,藤萝三径枉高车。风流太守恩光剧,潦倒狂生礼法疏。
十里莲花窥制锦,孤城秋色映翻书。干旄孑孑林烟直,肯踏溪桥访钓鱼。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寒食花开千树雪,
清明日出万家烟。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
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深林多凉风,空山多古木。遥睇沧海波,泛泛飞新绿。
江深深为渊,山高高作岭。江山有定名,渊岭非外景。
兼命体俱温,单性形自冷。万物易销铄,独有理气永。
忽然幻吾形,何处来此影。形影共出入,鞍辔随马骋。
欲游造物初,取路在闲静。
南海沧波远,清时宝剑閒。醉残三日雨,兴入万重山。
天地长留句,风云助笑颜。梦回溪上月,犹似照柴关。
国事烦多我政忧,上章清选倅徵收。好陪刘晏勤王事,早使钱如地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