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驾移樽宴草堂,四轩帘幕卷斜阳。
芰荷香满鸳鸯宿,杨柳阴浓翡翠藏。
风过水亭秋尚热,月侵山阁夜偏凉。
更阑酒尽不知去,坐看晓星飞玉潢。
猜你喜欢
襄汉多清景,东游已不能。蒹葭照流水,风雨扑孤灯。献赋闻新雁,思山见去僧。知君北来日,惆怅亦难胜。
我忆金先辈,翛然梧竹姿。青年曾染翰,白发尚工诗。
人共江山老,风连草树悲。凄凉三径里,孤负菊花期。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
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参考资料:
1、萧希凤注.《宋词三百首简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09月:第88页
2、江天主编.《中国才子文化集成第2卷》: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第525页
题序“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表明了写作的真正动机,乃于表明自己面对江山胜景,幡然悔悟的解脱心理,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自由幻想,只是更说明现实对他的真实束缚。
词的上片,“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这是幅寒江独钩图,一碧万顷,波花粼粼,有孤舟蓑笠翁,浮游其上,置身天地之间,垂钓于重渊深处,钩入水动,波纹四起,环环相随。这样空灵洒脱的境界令人逸怀浩气。“金鳞”二句写垂钓之兴:鱼翔深底,沉沦不起,为取水下金鳞,渔翁不惜垂丝千尺。此时此刻,渔父专注一念,神智空明,似乎正感受到水下之鱼盘旋于钓钩左右的情态。
词的下片,“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这一虚设之笔描绘了渔翁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钩之乐,这种快乐中,渔父举目江天山水,忽然得道忘鱼。末三句渲染出一幅空灵澄澈的江渔归晚图:“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透射出一种置身江天、脱落尘滓的逍遥追求,突出渔父这样一种澄静澹远的境界里,任漂泊而不问其所至,也正是自张志和至黄庭坚所立志以求的最高境界。
该词构思用意上搬用了唐代船子和尚的偈语,将张志和那种志不渝、逍遥自由的渔父家风,又升华为一种摆脱世网,顿悟入圣的精神境界,借此表明词人当时遭贬后的心胸抱负和向往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取景设境上具有象征色彩,用意于形象后面的暗示。特别是最后“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三句,直以诗家之化境写禅宗之悟境,用自然超妙之景象征自己词人觉悟解脱,由凡入圣的心志襟怀。
月娥不管夜深寒,碾尽楼头白玉盘。却要浮云作帷帽,风搴时得一斑看。
秋江战寒飙,一叶纵横走。船子有伎俩,舵柄时在手。
借问自渡者,还能渡人否。
鲑菜馌耕者,鸡豚赛社公。
不闻车轧轧,但见鼓冬冬。
昔戴豸冠居汉北,今分虎节镇山东。范滂素有澄清志,黄霸能施抚字功。
数月讴歌声藉藉,一时民物气融融。姓名已覆金瓯底,望决恩波及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