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bìn)毛衰(cuī)。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参考资料:
1、曹寅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66页.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56-57页.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淮城小如盖,僻在湖草边。萧条城下路,昔有两婵娟。
秋姿艳明月,相携良可怜。小姑泣向嫂,薄暮惨墟烟。
炎天值暑溽,一望白水田。䆉稏杂稂莠,远与蒲荷连。
落日带沙岸,满耳雷阗阗。彷徨自相吊,所惜在青年。
依稀双影长,顾见返照前。修途行旅尽,惆怅不能还。
夏蚊喧且起,着面剧霜鹯。囊空无帷帐,奈此万嘴穿。
前村有鸡犬,灯火见归船。茅茨出丛薄,隐约四五椽。
匪无有帷子,叩门聊息肩。嫂云得相依,小姑泪溅溅。
冰肌与玉体,忍萎一夕眠。风生翠木下,兀兀坐为禅。
囋肤攒利镞,洒血乱幽泉。平生弱女子,苦当鸡肋拳。
肉尽志终定,柔筋露蜿蜒。森然出天巧,工岂人力镌。
含笑化为鬼,摄衣上云軿。素娥共蟾窟,错落诸星躔。
天孙下机处,一时成俗缘。何如作贞鬼,心不愧青天。
终为甓社珠,与月斗春妍。千年露筋碑,野水流涓涓。
崇祠闯水裔,蛛丝荣几筵。明妆俨如生,彷佛步湖莲。
神柳剥将枯,独有心中坚。垂条自婀娜,不受恶藤缠。
年年臈雪后,叶绽翠眉鲜。乡人枌榆社,日有牛羊牵。
惟闻繂縩响,纸伞撒金钱。神往女巫下,妙舞特蹁跹。
车旗飒灵雨,箫鼓咽秋蝉。祗愁神返驾,不得此周旋。
焄蒿古时魂,犹说草中钿。归来不见嫂,远道正绵绵。
嫂面有粪土,长淮终不湔。分明小姑面,留与后人传。
米生性好古,书字无半千。至今纚牲石,苔藓滋蜗涎。
碑言天地间,阴阳互推迁。阳类况君子,小人阴类偏。
五行有正位,变化岁功全。云胡值庞杂,交处荐成愆。
乱贼所禀性,狐媚最便嬛。潜如虮与虱,动乃百足蚿。
奄忽为魍魉,鬼箭脱神弦。赤手卖天下,性命徒少延。
阳阳服兖黼,班域在圣贤。妇女尚知赧,奈何欺八埏。
明虽未即察,阴谴固昭然。惟余泽国女,白骨寄荒阡。
姓名何必显,有此大义悬。清风起懦夫,未让夷齐专。
争欲楚人些,斯囝日星宣。我观碑上字,满纸秋沦涟。
共姜赋柏舟,名芳删后编。春秋伟宋姬,身与火蛾煎。
后来有此碑,砫石当奔川。隔江望高陲,野水惟鵻鸢。
忧来忽盈把,写此露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