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插繁花霁影中,忍教雪片扫狂风。
从今准拟青梅子,雨点梅尖醉颊红。
猜你喜欢
蕖僊初出波,照月稚犹怯。
密排碧罗盖,低护红玉颊。
馆之水精宫,环以琉璃堞。
珠明浮盘戏,酒漾流杯晔。
青笔尖欲试,绿牋皱还摺。
老龟大於钱,辛勤上团叶。
忽闻人履声,入水一何栖。
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翠盘擘脯胭脂香,碧碗敲冰分蔗浆。十载番思旧时事,好怀不似当年狂。夜合花香开小院,坐爱凉风吹醉面。酒中弹剑发清歌,白发年来为愁变。
徙倚柴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
晴蔽山椒。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
竹篱夹住墙腰。更北舍东邻屋覆茅。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pǔ),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sāng)路,堪言并日轮。
的的:明亮的样子。连星:谓光芒与星相连辉映。亭亭:高远的样子。
合浦:汉朝的一个郡,以盛产珍珠而著称。赠佩异江滨:典出旧题刘向《列仙传》,云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遇郑交甫,以佩珠赠之。交甫行数十步,佩珠与仙女皆不见。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扶桑,神木名。相传日出于其下。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很大,这种相似或许不是偶然的。三、四两句是最实的一联,但写佛灯之盛、之亮,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调动神话传说,一方面渲染佛灯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灯的神奇。至结尾处,诗人突发奇想,认为佛灯“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这固然是点出了某种喻意,但从自然现象来说,也是由黑夜到白天的一个自然的流程,从而使得通篇前后一体,非常圆融。
诗人把黑暗的大千世界变为朗朗白昼,实则暗示佛教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但这层意思完全融于诗化的语言之中,毫无枯涩之感,这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北风三日吹黄土,长淮浪高少人渡。
客愁正坐小窗间,眼明见此江南山。
好山连娟螺髻鬟,白云无心终日閒。
野桥溪水流弯环,旁有幽人昼掩关。
道路只今多险艰,林泉有约吾当还。
黄精可驻冰雪颜,时时令人双鬓斑。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
砺镞端杨叶,光门待桂枝。计闻尘里誉,因和禁中诗。
夜泊依渔市,天寒问酒家。
烬余缸吐粟,澌合砚生花。
月浸江妃冷,波喧海若夸。
漂摇随水宿,凫雁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