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尚乃如许,壮年坟已荒。我来亲种柏,含泪待苍苍。
猜你喜欢
渚(zhǔ)莲花脱锦衣收,风蓼(liǎo)青雕红穗(suì)秋,堤柳绿减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参考资料:
1、天下阅读网.水仙子·渡瓜洲
瓜洲:在江苏邗江县南之运河入长江处,与镇江隔岸相对,为著名的古渡口。蓼:植物名,生水边,开鞭穗状小花。南徐: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县。西津渡:一名金陵渡,在镇江城西蒜山下的长江边。北固:山名,在镇江市内长江岸上,为著名的古要塞与名胜地。
长江素称天堑,横渡决无今日交通之便捷。所以古人渡江之时,无不心潮澎湃,产生各种各样不可名状的愁情。作者此时是从北岸的瓜洲渡往对岸,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该篇同同类作品渡江伊始即心绪联翩的通常作法不同,它选择表现的区段是“近岸”与“上岸”的部分。起首三句鼎足对,分写了洲渚、江滩、堤岸,虽也是由远及近,却已是渡行的结束,且所着笔描绘的,是举目所见的由植物所呈现的萧瑟秋景。这就使该曲有别于以表现大江江面为主的渡江之作,不以雄奇险豪为目的,而更多了一种冷落衰凉的旅愁情味。
“堤柳绿减长条瘦”,是“渚莲”、“风蓼”萧索风景的延伸,也是此时距诗人最近的感受对象。作者遂以此为过渡,生发出离情别意的感慨。“今古悠悠”是从时间着笔,而继后的三处镇江地名则从空间入手,两相综合,便将别离之恨从秋景的细部拓展弥漫开来,有一种触目皆愁、挥之不去的意味。行程已经结束,而“别离情”却紧萦心头,这就写出了“渡瓜洲”的心绪。可见起首三句的景语,虽然局面不大,却有赋中见兴的效果。赵善庆所作散曲多为写景小令,而其笔下景语多近寒瘦,有孟郊、贾岛的风格。这在元散曲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种特色。
古道寄山水,正声终在兹。龙唇倘弗御,凤鸟至何时。
鲜洁蜀川锦,缠绵园客丝。将知用心处,不欲负钟期。
法座临轩策俊髦,同君陛见预旌招。疲驽十驾始千里,孤鹗一飞先九霄。
兰棹秋风行逦迤,觚棱旭日势岧峣。石渠为谢诸时彦,行迈同趋便殿朝。
宣文学士吾季父,草书往往追怀素。
玉堂多暇日临池,方驾长沙美无度。
闻道尊公居豫章,亦以能书相颉颃。
锦囊长纸霜玉洁,清醉时时临数行。
云霄恍若鸾凤翥,风雨欻起蛟龙骧。
宣文已矣君未老,一字可直黄金榼。
山阴别后惊捐馆,零落狸毫并象管。
白鹅池冷绿苔深,铜雀砚寒清露满。
吾庐兵后住江村,玉堂佳帖无一存。
却忆君家文献在,香奁犀轴付诸昆。
羑河依旧羑城空,十亩颓基象四墉。
重易待更三圣备,诸侯那得七年从。
斯文未丧今犹在,遗像虽存祭不供。
尚有神灵以济旱,往来拜谒日憧憧。
玄武门前人蹀血,虬须天子谏凶孽。
谁开贞观太平功,夺朔将军三寸铁。
三寸铁,鄂国公,将军真有回无功。
呜呼,海池一语开天听,手敕亲颁宫府定。
人知房杜掌经纶,谁识将军善词命?善词命,万古之无谁与并?
络纬秋啼金井根,佳人当窗织凤麟。
流云拂拭春无痕,顷刻化作鸳鸯文。
银汉含风星斗摇,虚空迸出黄盘雕。
为君裁作宫锦袍,夺得当年卢肇幖。
妾家本住牵牛渚,与君误结同心缕。
人间怪多离别苦,梦落阳台不成雨。
肠断无心为君织,向君抛却支机石。
何时头戴莲花巾,相伴双成礼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