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风波定,悠悠舟楫移。身虽到汉口,家尚在天涯。
大别思大禹,古峰怀古夔。山城有廖廓,归说是吾儿。
猜你喜欢
水绕陂(bēi)田竹绕篱,榆(yú)钱落尽槿(jǐn)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
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2-83
2、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65
陂田:山田。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两两:成双成对。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用远近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平面。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平静穆的气氛。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传颂的名句。诗将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浓缩。夕阳西下,照着原野,也照着上面所说的村居、水田,诗在这儿仅以“夕阳”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两句的形象。而在整个村野中,诗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这一中心写,说牛背上没有牧童,牛儿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在牛背上,双双乌鸦伫立着,悠闲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们带回村庄。整个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平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在写作手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配合得很和谐。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况,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水牯负鸲鹆”。由于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为成功。
市桥面。还是卧柳吹绵,去波明练。芳尘帘阁愔愔,黄昏细雨,游丝自转。
漏催箭。容易曼歌消酒,旧襟须溅。乌衣也怯残寒,谢堂梦醒,春阴絮晚。
抛尽芳华前事,过江人老,行云天远。鶗鴂未休衰兰,歧路零乱。
蔫红病绿,今夕愁无岸。不辞到、西窗烛烬,南邻钟断。
坐阅狂香卷。误人睡里,清歌渐散。欢绪东风懒。空付与、吴娘哀筝弹怨。
后期最惜,横塘帆片。
豆蔻丁香,待则甚、如今休也。争知道、本来面目,风光洒洒。底事到头鸾凤侣,不如躲脱鸳鸯社。好说与、几个正迷人,休嗟讶。纱窗外,梅花下。酒醒也,教人怕。把翠云翦却,缁衣披挂。柳翠已参弥勒了,赵州要勘台山话。想而今、心似白芙蕖,无人画。
当欢有余乐,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檐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硋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湘皋翠冷,正灵妃故去。遗下金钗照芳渚。抱仙根,恰又多谢华神,亲种出、一种珠明玉嫭。
盈盈岑浦外,罗袜凌波,堪与梅华共寒素。生性厌繁华,白石清泉,更留得仙人同住。
更问取,春风几时来,但冷月荒烟,悄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