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wéi)?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yù)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sà)暮蝉辉。
又到了春天快要结束之时,这让人怎么走出翠绿的帷帐?
人独自站在落花面前,小雨中燕子成双飞去。
观看此景魂魄像要失去,经过很多年梦境也不一样了。
怎么能够忍受如此愁苦的夜晚,蝉在凄凉萧索的夕阳下映出光辉。
参考资料: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439.
春残:春将尽。翠帏:绿色的帷帐。帷,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
独立:独自一人站立。微雨:小雨。
寓目:观看,过目。断:断绝。
那堪向:怎能忍受。那,通“哪”。向,语气助词,无实义。夕:傍晚。萧飒:萧条冷落;萧索。暮:傍晚。辉:光辉。
翁宏存诗仅三首,这首《春残》有绝妙佳句,流传于世。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首句点题,不拘一格。一句中,以“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少见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增强了语气,加强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对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分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一词,体现出不堪的情绪。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此时又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她不敢再身临其境,重新经受这样的苦痛,所以说不敢出翠帏。再联系下联看,不敢出来实际上还是出来了,人在极端苦闷的时候,往往就是处在这样的自我矛盾中。这又活画出了这位女子梦魂牵惹、如痴似醉的神态,从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刻骨铭心。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为佳句。已是春残,落花无数,而无数落花又极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此刻,这位女子,正当芳龄,却独立庭院,青春正在消逝,欢娱难再,她的命运和这春残的落花,一模一样。作者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衬,倍觉凄然。暮暮天气,微雨蒙蒙,给人的感觉本是抑郁沉闷的,更不用说是心事重重、愁思郁闷的女子了。偏偏此时,一双不知趣的燕子,在细雨中飞去飞来,显出很自得的样子,这就使她更加难堪了。燕子无知,尚能比翼双飞;人属多情,只能黯然独立,此情此景,不堪忍受。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花、雨、人、燕,本是纯粹的“景语”,作者通过映衬、反衬,融情入景,把它们连成一幅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从而烘托出诗中女子忧思难解的内心世界,使“景语”完全变成了“情语”。这两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含蓄委婉,对偶工丽而无雕琢之嫌。颔联两句融情入景,写得工丽自然,不失为精彩之笔。
之后几联均写其院中所见所感,主要是说她如何触景伤怀,忧思难解,但与颔联相比,反复抒写,意多重复,用语平淡。
北宋词人晏几道名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创造性地挪用了翁宏这两句诗,他写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词中的精华所在,成了谭献誉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译文
又到了春天快要结束之时,这让人怎么走出翠绿的帷帐?
人独自站在落花面前,小雨中燕子成双飞去。
观看此景魂魄像要失去,经过很多年梦境也不一样了。
怎么能够忍受如此愁苦的夜晚,蝉在凄凉萧索的夕阳下映出光辉。
注释
春残:春将尽。
翠帏(wéi):绿色的帷帐。帷,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
独立:独自一人站立。
微雨:小雨。
寓目:观看,过目。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断:断绝。
“经年”句: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梦亦非,梦境也不同了。
那堪向:怎能忍受。那,通“哪”。向,语气助词,无实义。
夕:傍晚。
萧飒(sà):萧条冷落;萧索。
暮:傍晚。
辉:光辉。
参考资料:
1、雅瑟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439 .
这首诗创作于唐末或五代时。作者与当时逸士廖融等为诗友,经常共同作诗。该诗即作于某个暮春。
参考资料: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439
翁宏存诗仅三首,这首《春残》有绝妙佳句,流传于世。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首句点题,不拘一格。一句中,以“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少见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增强了语气,加强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对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分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一词,体现出不堪的情绪。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此时又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她不敢再身临其境,重新经受这样的苦痛,所以说不敢出翠帏。再联系下联看,不敢出来实际上还是出来了,人在极端苦闷的时候,往往就是处在这样的自我矛盾中。这又活画出了这位女子梦魂牵惹、如痴似醉的神态,从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刻骨铭心。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为佳句。已是春残,落花无数,而无数落花又极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此刻,这位女子,正当芳龄,却独立庭院,青春正在消逝,欢娱难再,她的命运和这春残的落花,一模一样。作者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衬,倍觉凄然。暮暮天气,微雨蒙蒙,给人的感觉本是抑郁沉闷的,更不用说是心事重重、愁思郁闷的女子了。偏偏此时,一双不知趣的燕子,在细雨中飞去飞来,显出很自得的样子,这就使她更加难堪了。燕子无知,尚能比翼双飞;人属多情,只能黯然独立,此情此景,不堪忍受。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花、雨、人、燕,本是纯粹的“景语”,作者通过映衬、反衬,融情入景,把它们连成一幅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从而烘托出诗中女子忧思难解的内心世界,使“景语”完全变成了“情语”。这两句写得细腻深刻而含蓄委婉,对偶工丽而无雕琢之嫌。颔联两句融情入景,写得工丽自然,不失为精彩之笔。
之后几联均写其院中所见所感,主要是说她如何触景伤怀,忧思难解,但与颔联相比,反复抒写,意多重复,用语平淡。
北宋词人晏几道名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创造性地挪用了翁宏这两句诗,他写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词中的精华所在,成了谭献誉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猜你喜欢
春残(cán)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qiáng)薇风细一帘香。
春天快要过去了,为什么还是会怀念家乡。病中梳头,不快就像头发一样长。
房梁上的燕子每天都在呢语。柔风一吹,满屋都是蔷薇花的香气。
参考资料:
1、王学初.李清照集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易安诗全集卷.
2、杨合林.李清照集[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76.
3、王延梯.漱玉集注[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78.
4、王传胪.李清照的诗[A].四川大学学报:2000(2).
春残:暮春。何事:为什么?最:癸巳类稿作“发”。
在:历朝名媛诗词作“伴”。梁燕语多:指栖于梁头的燕子不停地喃呢。细:轻柔。
当暮春三月春光撩人的时分,一个客居异地、卧病床褥、心绪烦乱的女人,纵使梁间双燕呢呢喃喃唱着悦耳的歌儿,帘外鲜艳的蔷薇藉着微风送进阵阵的幽香,在她苦思乡的芳心里,匪特不以婉转的燕语为悦耳,馥郁的花香为怡情;反怪燕儿有意撒娇叫个不休,蔷薇故为招展放散芬芳,特意搅扰她的苦恼烦闷心情似的。非但此也,就是个己的蓬松散乱的发髻,由于病中无力,梳整时也怪它太长了呢。象这样表现技术,岂是不懂女人心理的男子和学识不深的女人所能达到的。
这首诗在李清照雅致、雄浑、怨愤三大类,属于前者。
石镜山前送落晖(huī),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mù)蓿(xu)苗侵官道合,芜(wú)菁(jīng)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tuí)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遥想当年,石镜山前,眼观落日;今日春尽之时,回首往事,不免勾起对故乡的思念。
世道太平,壮士也就只能无功而老;归家的路依然漫长,乡国遥远,征人又怎能轻易返乡,想归家只有在梦中了。
暮春时节苜蓿盛长,把往日开阔的官道也遮得颇为严实;芜菁花在田陇中开放,显得麦苗也有点稀稀疏疏。
对游走各地做官的生涯已经产生厌倦之情,神情黯然消极颓废到如此程度,连自己也感到可笑;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记得当年那个英姿焕发携飞鹰乘醉打猎时的充满豪气的陆游形象?
2、刘扬忠注评.《陆游诗词选评》:三秦出版社,2008.2:第64页
3、邓绍基周秀才侯光复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陆游》:大连出版社,1997年01月第1版:第81页
石镜山:在成都城内,上有蜀王妃的墓,墓边竖一石镜,故名。落晖:太阳落山时的余光。依依:不忍离别的样子。
时平:本意为时代升平,此处是反语,有讥讽朝廷之意,因为当时没有战争是南宋朝廷苟安求和的结果,并非真的太平。
苜蓿:草名,又名金花菜,为马饲料的一种。官道:大马路。合:指草丛地里蔓延到路上分不开路和田地。芜菁: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开黄花。麦畦:麦田。
摧颓:因受挫折而颓唐。打围:即围猎。此句是怀念自己在汉中时的那段豪迈放纵的生活。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首句所写,是诗人对往日情事的回亿。遥送落晖,当日就不免年近迟暮、修名不立之慨;此刻回首往事,更添时光流逝、年华老去之感。句法圆融而劲健。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颔联承上“春残”、“回首”,抒写报国无门之叹和思念家乡之情。作者从军南郑,本图从西北出兵,恢复宋室河山,但不到一年即调回成都,从跃马横戈的壮士变为驴背行吟的诗人。此时忽忽又已四年,功业无成,年已垂暮,因此有“壮士无功老”的感慨。宋金之间自从公元1164年隆兴和议以来,不再有大的战事,所谓“时平”,正是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求得来的苟安局面,其中包含着对南宋当权者不思振作的不满。既然无功空老,则不必远客万里,思乡之情也就倍加殷切,故说“乡远征人有梦归”。“无功”与“有梦”相对,情味凄然。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颈联富开写景,紧初“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暮春时节,正是苜蓿长得最盛的时候,故有“苗侵官道合”的景象。芜菁一称蔓菁,开黄花,实能食。司空图《独望》诗有“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之句,该诗“芜菁花入麦畦稀”化用司空诗意。两句所描绘的这幅暮春图景,一方面透出恬静和平的意致,另一方面又暗含某种寂寥的意绪。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尾联总收,归到“倦游”与“摧颓”。末句拈出昔日“飞鹰醉打围”的气概,似乎一扬;而冠以“谁记”,重重一抑。顿觉感慨横溢,满怀怆然。昔年的雄豪气概不过更增此时的摧颓意绪罢了。
“春残”,在该诗里是触景增慨的契机;既是自然景象,又兼有人生的象征意味。通过对春残景物的描写,诗人把情、景、事,昔和今,自然与人事和谐地结合起来。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
暂(zàn)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莓(méi)苔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
春天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的愁绪让这夜晚时光格外漫长。
暂时下几盘棋只是聊解愁绪,不能像隐士们那般超脱,轻微的酒醉也不能说是进入了醉乡。
暮春的风雨日夜不停,而不堪风雨摧残的春花,也迅速凋零,全都散落在苍绿的莓苔之上。
花落了春天也将随之而去,那么这楼上就是送春归去的地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暂棋宁号隐:用典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坐隐。”轻醉不成乡:化用典故,《新唐书·王绩传》:“绩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
河梁:桥。也借指送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