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眴圆裁白玉盘,幽人自剪素琅玕。全胜织女绞绡帕,高出湘妃玳瑁斑。
座上清风香细细,怀中明月净团团。愿祈数柄分居士,颠倒阴阳九夏寒。
猜你喜欢
曦光欲露淡疏星,万棵松风石籁清。漫向湖山寻一角,团身抱膝坐天明。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yú)。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péng)壶。
长鲸(jīng)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我所思的仙人,在碧海之东。
那里海寒多天风,掀起的巨浪可以冲倒蓬莱和方壶。
巨大的鲸鱼喷涌出清泉,像白茫茫的泪珠。由于长鲸的阻隔,这个地方根本无人可以到达。
只有西王母的青鸟可以东飞渡海而去,我想托青鸟寄一封书信,捎给碧海之东的仙女麻姑。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6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27-128
仙:一作“佳”。东隅:东角;东方。
山:一作“天”。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长鲸:巨大的鲸鱼。此处是比喻用法。抚心:抚摸胸口,表示感叹。
青鸟:神话传说为西王母使者。麻姑:传说中的女神仙。
一腔忠贞而不被体察,满怀抱负而无从得施,这是封建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对于具体的作家而言,当着社会生活的内容有不敢直说、不便明言者时,这种反映往往是曲折、隐晦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因此在《离骚》中“上下而求素”,出入于风伯日驭之间,去寻找自己的理想。正是从他开始,中国文学中出现了以游仙的形式来表现政治内容、抒发生活感慨的传统。这一传统,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全面继承,而到了李白手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此篇在李白的游仙诗中,不算最出色的,但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运用这种形式所取得的成就。
一起两句,开门见山,点出所思对象及其所在地点。据《十洲记》云;“东海之东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碧海在东海之东一万里,而仙人又在碧海之东隅,可见其远。碧海之水“甘香味美”,迥别于人间,可见仙人居处的奇异、优美。诗人于仙人不能不萦之于心,而于路途的遥远、凶险亦不能不念念于怀,因而逗出下面数句。
接着诗人列举了四事,说明欲至仙人居处的“碧海之东隅”的凶险程度。首先是气温低寒,其次是海风凶狂。风狂则浪大:“白波连山倒蓬壶”(木华《海赋》:“波如连山。”),更别提还有凶猛的怪物作祟了:“长鲸喷涌不可涉”。由于这层层险阻,诗人痛感无望的悲哀,于是只好“抚心茫茫泪如珠”了。
去既不能,罢亦不忍,“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终竟是意难平。那么,这一份惓惓之情便只有托那神奇的青鸟代为传递了。青鸟是西王母的信使,见《汉武故事》。麻姑是传说中的一位美丽的仙女,见《神仙传》。这里,诗人请青鸟代为向麻姑(即篇首的“仙人”)表示歉意:他不是不想去,实在是去不成。
从李白的生平经历来看这首诗,它的寓意相当明显。可以说,它反映了李白追求美好的理想,虽遭权奸们的诋毁,而始终惓惓情切的真实处境,浓缩了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遭遇,是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游仙诗看待的。
《有所思》是一个古题,出自汉乐府。用此题者,一般但言男女离思。而李白将其引入游仙,将所思对象改为仙人,并赋予整首诗以深刻的寓意,不能不说是用古题写出了新意,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创造力。
干且丰隆骨更奇,白头喜抱此孙儿。十分事足惟些欠,不及婆婆眼见时。
澹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闲阶上斜日,鹦鹉伴人愁。
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欲明天更寒,东风打窗雨。
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
路绝每稽厨传,山深罕识行旌。人过荒村犬闹,笳嘶远岫云惊。
曲几蒲团夜过分,颓然半脱鹿皮巾。
惊鸿避弋鸣烟渚,断角凌风上雪云。
仕宦愈知林下贵,穷愁方策酒中勋。
扁舟东去何时办,昔向金丹幸有闻。
帝敕朱明。拥丹穴仙雏,表瑞升平。天上公子,齐岱精英。
玉树照映神京。渺翩翩纨裤,有谁似、间气玄成。妙才情,擅钟王笔意,韦杜诗声。
薰风黑头初度,笑时世纷纭,舞雪歌莺。燕子帘栊,葵榴庭院,天壤至乐难名。
邈轩裳奕世,青云步、紫绶华缨。八千龄。看缁衣父子,赤舄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