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车有轮,去年载客西入秦。
谁令马有蹄,今年载客过辽西。
车轮双,马蹄四,念君独行无近侍。
妇人由来不下堂,侧身西望涕沾裳。
恨不化为双玉珰,终日和鸣在君旁。
猜你喜欢
行迈何靡靡,惜别意留连。花底注瑶斝,柳阴停玉鞭。
大旗悬落日,高盖凌飞烟。笳吹兹辰发,凯歌何时还。
边风鸿雁来,应有捷书传。
为君治行近一月,今晨竟作匆匆别。枕边纨扇镜中花,一时尽变伤心色。
妾虽不见边城秋,君亦不识空闺愁。忆君便如君忆妾,双泪岂为他人流。
才貌如君长刺促,少年心事何时足。归期未定须寄书,误人莫误灯花卜。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临歧徘徊,执手相送,构成了送别诗的基本情调。要在这同一基调上奏出不落窠臼、自成体格的送别曲,确非易事,张籍《送远曲》就是个中唐佳品。
“”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相传即是项羽掠马台。南朝刘裕曾在此大宴群僚,饮酒赋诗,由是著名,遂成胜迹。起首点明事由、地点:戏马台南,送别友人。看似语意平平,内中却含深意。“戏马台”三字并非信手拈来、率尔下笔。遥想当年,霸王灭秦,叱咤风云;刘裕伐胡,气吞山河。而今旧迹依然、昔人何在?站在历史悠远的名胜古迹旁,顿感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而匆匆人生,聚少离多,愈加难以为情。送别惆怅,古迹旁送别更为惆怅,诗歌借名胜给送别增添了一层感伤色彩。“”行人既醉,则设宴送别的主人自然不会清醒。诗人对面落笔,暗点其人醉倒,下语含蓄。下句述敬酒僮仆,则攒足上句,写出醉态可掬。主仆之间,等级森严。主仆不可能平等同桌,主人更不可能向僮仆劝酒。而今居然事出反常,可见主人醉意醺然。然而醉酒只是表面现象,求醉的目的在于离愁浓郁,无以排遣,这才不择对象,以醉自遁。诗人以反常举止,写出正常心绪,角度新颖,写形得神。与王维之“孤客亲僮仆”(《宿郑州》)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半部分赋事已尽,后半部分转入抒情。“”行人去去渐远,主人目送不已。由眼前别离预想别后行程,选材自出新意。诗人慨叹友人只身飘零、行踪难止,无复室家温馨,只有羁旅困顿,以室家反衬行役,其苦愈明。下一“复”字,由“覆盖”之意,强调空间狭隘见出心情压抑,又符合青天长路、交于一点的眼前实景,造语精致却又浑成。篇末结句,更加出人意外。“”题名,唐人习俗,行旅之中,每有所感,无论野寺村店、断壁颓垣,即时赋诗题名。一般送别诗,经常以景作结,止于伫立凝目,远送行人。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张籍突破藩篱,不仅写出别离当时,更悬设别离之后,寻踪追忆。从眼前到未来,精心延展了时间长度,否定了“人间别久不成悲”,以突出友情之真挚深沉,此其一也。行人上路,远游无家,固是一悲,张籍他日追寻题名,则本身也难免远游,更是一悲。诗人两面落笔,绾合人我,将送人之悲融入自行之悲,离愁别恨,顿时倍加浓郁,此其二也。全诗力避俗套,自造新意,足见其思深语精。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曰:“从前送远诗,此意未曾写到。”此评点出了这首诗的独到之处。
紫骝萧萧车辘辘,为君掩泪歌别曲。
城头月堕钟鼓残,安得轮方马无足。
离灯荧荧向人冷,便是归来照孤影。
与君从此永相望,星在青天泉在井。
津亭下叶纷如雨,客子远游何处所。悠悠一别无还期,相对悲啼不能语。
此去山中经几万,劝君惟有加餐饭。须臾分手各东西,犹听前林征马嘶。
山鸟山花别有春,薜萝补屋净无尘。箪瓢自得贫中乐,肯逐京华旅食人。
竹坡因笑苦贪闲,静坐营中不下山。未识老夫心事在,吴门无地掩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