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虚白室,理琴恒自怡。声兼碧玉调,弦是水晶丝。
凉飙动脩樾,皓月涵清池。至音一入耳,四座无邪思。
猜你喜欢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jīnɡ)扉(fēi)。
岁晏(yàn)输井税,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
讵(jù)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篱笆中家犬在对人狂吠,诗人走出屋倚着柴扉等候着刘蓝田的到来。
年末了村里的农夫们却还要奔赴城里交纳田租,奔波劳碌到深夜时分方才归来。
仅剩下那晚收的庄稼留给自家食用,交纳剩余的残缺布料就是新的衣裳了。
岂敢不管公家之事,只是想烦请眼前的好友辩辩个中是非。
参考资料:
1、庄潇编著.唐诗开卷王维、李白、杜甫带你步入唐诗世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08:第58页
刘蓝田:指蓝田县令,姓刘,其生平未详。篱:即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等编成的遮拦物。荆扉:即柴门。荆:一作“柴”。
晏:晚,尽。输:缴纳。井税:田税。
晚田:指秋季作物。余布:缴纳后剩余的布。
讵肯:岂肯。
王维的诗歌,很多都是在描写田园生活之美,像这样表现赋税压身、控诉疾苦的诗篇,非常之少,而这样的生活,才是乡村田园的真实写照。
“”写的是傍晚的山村里,农妇正在家里准备着晚餐,篱笆边卧着的狗忽然冲了出去,朝远处吠叫了几声,农妇以为是自家男人回来了,忙奔出门来迎接。读到这一句,不免有了疑问,男人去干什么了。让家里的女人有了这样的牵挂,去的时候一定不短了,而到傍晚仍然没有回来,可见所办的事并不容易。“篱中犬迎吠”的“迎”字用得十分恰当,“迎”本是人的动作,可是却用来修饰“犬”,既写出犬对主人归来大献殷勤,又写出犬的迫不及待,犬且如此,更何况人,所以一听到狗叫,家里人便出屋候柴扉;同时也暗示了家人等待中的那种浓重的焦虑和担心。“”这两句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年未了,村里的农夫们要到城里交纳田租,奔波劳碌到深夜时分方才归来。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农夫出远门是为了缴租去了,大概因为路远,或者是人多,或者是受到刁难,回来得很晚。男人回来之后,清点了一下缴租后的剩余粮食。“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缴完租后没有剩下什么,晚收的庄稼和残缺的布料。好东西都缴给政府和地主了,自己家所能用的,就是剩下的边边角角。这就是悲哀,日出而作,夜深而归,辛勤劳作,却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无力解决。诗人虽未使用什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却通过白描的手法,对繁重赋税之下穷苦百姓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写照,同时也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控诉。“晚田”“余布”,平常简洁的语言里,是深沉的苦痛,不着重笔而内涵深远。生活是这样苦难,可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首句,想象一下妻子等候、牵挂丈夫归来的情形,可以明显感受到农家夫妻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这也是诗人对农家生活深深的同情。末句,则是作为旁观者,诗人对农家人命运的叹息与愤慨。“讵肯”二字是这首诗的沉重之言,面对百姓的疾苦,不可能没有公事繁忙。这句话意有所指,应该是指诗人那些不为百姓着想的官僚同事,整日里游山玩水,并以无公事可忙为借口。
诗人通过对农家苦难生活的描绘,对这种借口和这种官僚进行了质问,愤懑不平之情突显笔端。全诗词语浅近易懂,亦怀深沉感慨,虽未直接点明赋税之重,却直指不干实事、耽于享乐的官僚阶层,是更深层次的讽谏。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爱贫唯制莲花足,
取性闲书树叶篇。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亲手浇培二十年,对花犹及未华颠。天心地气须猜度,人事终持造化权。
别来閒计日,一日似三秋。
顾我无能老,逢君始欲愁。
诗情今转胜,交契久还稠。
学问神龟似,当年继践猷。
学士既归夫子道,吾儒宜识仲尼心。当年删出诗三百,时复弦歌不废琴。
伯也未入玉堂日,我亦忝荐金闺名。三千里外嗟沦落,二十年馀异死生。
犹子初从雁门见,故乡能作龙泉行。肠断东门别小阮,索诗相送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