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猜你喜欢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
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
野菊日烂漫,秋风随分开。
寒香与晚色,消受掌中杯。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二子苟遇时,惠泽
前舟已眇(miǎo)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mù)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bìn)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前面的船已经遥远模糊不清,将要渡过淮水可渡船已走,有谁来陪伴我?
山上黄叶飘零,传来寺庙响起的悠长晚钟声,楚天飘洒的绵绵秋雨与大海连成一体。
在凄风苦雨中因离别而生的思念之情更浓,在一天之间凄怆寂寞使我的面容变得憔悴。
一只疾风中的伶仃小鸟飞向东南归巢去,广陵在哪里呢,不也在东南方吗?
2、杨佐义主编.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上):长春出版社,1994年01月:第977页
淮上:今江苏淮阳一带。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亲故:亲戚朋友。眇眇:遥远的样子。
楚雨:淮阴旧属楚地,故称楚雨。沧海:即东海,淮阴东临大海。
离思:离别的愁息。宿昔:往日,往时。
容鬓:容貌和鬓发。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读者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描绘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像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睹物及人;既是归巢的小鸟,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读者很容易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诗人难堪,读者也为之凄恻。因此,读者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深沉的一问:“广陵何处在?”这一问,怅然长呼,四野回响,传出了期望回答而显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看见亲故而终于无法看见的心理状态。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深沉更晌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蒙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笼罩大地,笼罩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这诗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气氛渲染。诗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这种感情不仅从一景一物中闪现,而是弥漫全诗,无时不在,却又无处实有,无时实在,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寻诗问道几绸缪,八载交情一夕休。拚取须眉埋大壑,肯将肝膈付东流。
生前不异黄泉路,死去安同白玉楼。欲拟大招何处好,归来依旧是穷愁。
南妆尚未丽,北宇饶丁香。玉簪独幽艳,兼彼二者长。
此花小于簪,才可喻钗梁。皭然天下白,间色谁能当?
岂可无嘉名,名之曰夜光。聊以比夜合,双璧堪辈行。
玉气如白虹,意奇语非常。礼经极能事,物色收众芳。
迢迢临江隈,百忧结怀抱。悁此瘴毒地,妖氛日撩绕。
绥来穷岩幽,侏离语难晓。蠢兹固含灵,控诉若懊恼。
天戈迅风霆,岂不惮诛剿。昆冈焚玉石,烈焰混丑好。
首功贵多获,脂血膏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