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南山列画屏,白云如水宿檐楹。老僧长日无尘事,一炷清香一过经。
猜你喜欢
闽溪纸被软於绵,黎峒花紬暖胜毡。
一夜山中三尺雪,未妨老子日高眠。
东村西村乱犊鸣,天南天北雨云生。双双浴鹭缘何事,恰恰啼鸠还底情。
潦潢恶浊愁路滑,觳觫见之当眼明。安得沧浪濯吾足,因以从兹寻广成。
酒旗分犊鼻,摇曳信西风。游冶杨鞭指,文君在此中。
十千何足惜,意气许谁同。沽向陶潜宇,东篱对菊丛。
春来有色闇融融,先到诗情酒思中。柳岸霏微裛尘雨,杏园澹荡开花风。
闻君独游心郁郁,薄晚新晴骑马出。醉思诗侣有同年,春叹翰林无暇日。
云夫首倡寒玉音,蔚章继和春搜吟。此时我亦闭门坐,一日风光三处心。
西江客袂春风老,吹得归心乱如草。鲵浪三篙下晚艎,去程不学寒蓬扫。
淮山苍苍淮水长,千里一官归故乡。举世由来青眼少,孟剩破黛嫫母狂。
缇巾十袭尽燕石,埋蚀太半双明珰。干霄自是男儿气,遭与不遭真偶尔。
人非田文莫弹铗,世有伯喈须倒屣。君其行矣重问津,蹀月騊駼宁绊死。
武略雄才出陇西,牙旗玉帐驻梁溪。已知马援能匡汉,孰谓樊侯久失齐。
百物意荣春雨足,三台影落晓天低。澹烟芳草沙堤软,一路东风万马嘶。
鸱(chī)鴸(zhū)见(xiàn)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鸱鴸出现在城里,国内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国怀王时,此鸟必定常飞至。
青丘之山有奇鸟,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来就为迷者生,不必晓喻贤君子。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鸱鴸:鸟名。见:出现。
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治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诗在引用《山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在命义上,与诗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