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只说东西冶,今日转为长短亭。
无奈梅花临水白,可堪柳色向人青。
十分潋滟苦难把,三叠凉谁忍听。
不道离愁堆满屋,往来车马放教停。
猜你喜欢
忍泪相看酒共持,一生心事几人知。
年年折尽东亭柳,此别绵绵无尽期。
东冶亭联白下门,问谁走马谢公墩。
梅炎一样摇蒲扇,惟有清风后代存。
溪上望前峰,巉巉千仞玉。浑舍喜翁归,地炉煨芋熟。
交直归来绣幕开,红炉互劝辟寒杯。谁知飞雪轻狂意,倒学佳人舞袖回。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shèn)气,邑里杂鲛(jiāo)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杨瑗因为家中年老的父母须要奉养,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
因为临海,这里有重重叠叠的海市蜃楼,城乡居民多有鲛人混杂。
大海昏暗三峰常下雨,岭上春花鲜艳五岭如春。
这个地方多产宝玉,千万不要嫌厌那里生活的清贫。
参考资料:
1、高文,王刘纯选注.高适岑参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8:256
杨瑗:未详。底本瑗下注:“一作张子。”尉南海:赴任南海县尉。尉,用作动词,任县尉。南海,《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广州有南海县。在今广东广州市北。不择:不加选择,不嫌。高堂:指父母所居之正室。老亲:年老的父母。
重:重叠。蜃气:即海市蜃楼。邑里:城乡。杂:混杂往来。鲛人:传说中的海底人鱼。
三山:在南海县境,临江三峰并起,高三十余丈。在今广州市南。五岭:大庾、骑田、都庞、萌渚与越城岭的总称。在今广东、广西省边境。
此乡:指南海。多宝玉:多产珍宝珠玉。据韩愈《送郑尚书序》,南海多珠宝象犀玳瑁奇物。
诗的首联说杨瑗因为家中有年老的父母须要奉养,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孝情可感。古人有亲老不择官的说法,《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地而仕。’”此诗即用其意。这两句在赞美杨瑗孝顺老亲的同时,已经暗含了不宜前去南海为官的意思;如果不是父母年老,当官是不会选择这样的荒蛮之地的,更何况不过是县尉这样的小官。
颔联言南海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大地不同。此处提及“海市蜃楼”和“鲛人”,意在强调其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海市蜃楼在今人看来乃是人间胜景,但在南海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未尝不是边远怪异之象,如韩愈所说:“涨海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潮州刺史谢上表》)而当地居民也多“非我族类”的鲛人,未尝开化,很难交流。设想朋友就要到这样的地方去生活,虽只是平实写来,而矜悯之情,自然流露于言外。这两句描写南海的奇异风物,自然有岑参好奇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形容其地荒蛮,不适合北方人居住。
颈联继续描写南海的风物,色彩则趋于明朗。海边夏雨气象阔大,岭上春花色彩鲜明。律诗中的第三联是要“转”一下的,作者也不愿过多渲染南海生活环境不如人意,毕竟还是要安慰一下远行者,所以又从劝慰的角度讲此处风景之美。
诗人在尾联对杨瑗亲切嘱咐:南海这个地方多产宝玉,你千万不要嫌厌那里生活的清贫。诗人语气如此沉重,本意是要朋友转换心态,结果反而可能强化对方忧远伤别的心理;不过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勤珍重的关怀之意。诗人下笔也有言外之意,既然南海多宝玉,何必加一“慎”字,可见他真正的意思是希望杨瑗以节操清廉为重。
在唐代,今天的两广地区还是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说起来也算是“边塞”了。只不过那里并没有成就功名的机会,派去那里做官,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贬谪和惩罚措施。韩愈被贬谪潮州时心情就极度郁闷,担心自己不再能生还,写诗对侄孙韩湘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所以当朋友要去南海做一个小小的县尉时,岑参赠别的基调就是同情和安慰。
荆山郁嵯峨,屹立高摩空。光辉韫奇璞,瑞气成白虹。
草木借馀润,飞雨青濛濛。悬知有至宝,追琢烦良工。
连城未易酬,美价璠玙同。行将献天子,持入光明宫。
触目圆池景,荷枯菊已荒。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风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