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雨露恩浓自天遣。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信知宗姓喜,君王眷。宝炬密香,玉卮波滟。醉拥笙歌夜深院。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燕。要看茅土相,貂蝉面。
猜你喜欢
荔子著花繁,清微庭院。贺厦双飞画梁燕。绮罗丛里,百和炉烟祝愿。愿从今日去,身长健。
檀板竞催,榕阴初转。舞袖风前翠翘颤。明年开府,锡宴金钟宣劝。寿星朝北斗,君王眷。
年少太平时,名园甲第。谈笑雍容万钟贵。姚黄重绽,长对小春天气。绮罗丛里惯,今朝醉。
台衮象贤,元枢虚位。壮岁青云自曾致。流霞麟脯,难老洛滨风味。谢公须再为,苍生起。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参考资料:
1、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
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今夜在这皇城中赏月,月光漫撒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再想想洛阳城,清秀的风光也很现在的一样。
料想你也定当在这个晚上与我同赏一轮明月,也看到了湖水像镜子一样清澈。
总是思念你的心,就像月亮的光即使相隔千里都能看的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羽客已登云路去,丹砂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岁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牛牵碧蔓自绕,鸡耸朱冠欲争。
菱葩可范伯雅,蓼节偏宜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