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楚溪口,几年卧云峰。春风此行迈,烟树五湖东。
无因见范蠡,危亭只垂虹。逃名匪难事,浪曰陶朱公。
仓皇诚自污,商贾聊长雄。庶几收伯图,不见前日功。
欲富果本心,是岂计未终。我疑滑稽甚,视彼如儿童。
西子有底好,尚有欢笑同。扁舟汎长波,自足成老翁。
猜你喜欢
霜林纤月堕疏烟,有客同舟思欲仙。
何处吴歌闻《白苎》,满江秋色坐青天。
参军身外只图书,独与吴江分不疏。
归去他年当辟谷,嬾随波浪觅鲈鱼。
洞庭一水七百里,震泽与之俱渺茫。
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
轻风谩引渔郎笛,落日偏惊估客航。
我亦年来倦游历,解缨随处濯沧浪。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红脸青腰:写荷的红花绿茎。
自许:自我期许。
这是一首描写秋莲的词。可能寓含着某种寄托,比如说怀念那位名叫“莲”的歌女什么的,也可能没什么寓意,只是描写秋天的莲花。我们不能穿凿附会,根据“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是最妥当的。上片的描写,是把莲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脸以花朵,以腰肢比茎干,以“照影弄妆”比喻莲花的迎风临水。这样描写,既有形,更有神,把莲花写活了。总的说,是以花比人、以人喻花,但怎么比喻,落实到具体的词章上,则有一番切入展开、承接转换的手段,更能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头一句是从红花和绿叶切入,“笑艳秋莲生绿浦”,“笑”写花之神情,“艳”写花之色泽,“绿浦”则将荷叶铺满了池塘。接着展开描写,“红脸青腰”,好像是把一株莲花叠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红花是她的脸,青梗是她的腰,美艳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现出来。花与人的结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类的联想,故而说“旧识凌波女”,把这种联想的范围沿着“旧识”所指示的时间轨道更进一步地拓展开来。写到“弄妆娇欲语”,已是神情毕见呼之欲出了,而作者的笔锋陡然一转,落到了“西风岂是繁花主”一句上。“西风”二字与首句的“秋莲”相呼应,亦属点题,而繁华无主则是感叹秋莲之终将凋谢。
吾道从来没正偏,就中达者便为先。
花前一笑即回首,此去西川路八千。
氛祲冥冥暗海波,英雄无地用干戈。精忠在我当如此,成败由天奈若何。
渺渺苍梧西日淡,萧萧大地北风多。睢阳锦里皆祠庙,丞相勋名共不磨。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彼岂皆奇才,我独饥至夕。